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报道:要多花15.5亿元?北海这样破解港龙码头开放发展困局
2025-07-22 18:10:5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港龙码头卸船机正在卸货,货物由一条全封闭传送带输送至工厂。

7月18日,记者在位于北海铁山港的港龙码头看到,卸船机正挥舞着巨臂,精准抓取货物放置到传送带上,源源不断地往岸上的玖龙纸业工厂输送。


【资料图】

“有货往厂里送,生产就能保障,发展就有希望。”望着运转有序的码头,广西北海市港龙码头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裴健满是欣慰。

作为北海高端造纸产业龙头项目——玖龙纸业的配套码头,港龙码头建有两个10万吨级泊位。该码头属高桩码头,建于海上,远离岸边,从码头卸下的货物全靠传送带输送至工厂。这看似便捷的物流设计,却在对外贸易环节遭遇了难题——码头监管难度大。

“为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企业进口的木片入厂前,海关要对原材料进行检疫,因此码头要配有堆场放置货物,经检疫合格才能进厂。”北海市商务局(口岸办)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受滨海湿地保护政策影响,泊位后方围填海建设堆场已无可能;若采用透水构筑物建造,建设成本高达15.5亿元。

眼看码头的开放发展陷入了困局,北海市迅速组建考察团赴海南儋州洋浦港,学习先进的堆场规划与管理经验。考察归来后,立即召集市口岸联席会议,围绕难题展开多轮研讨。同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码头一线办公,对场地条件、运营需求等方面进行勘察分析。

经过多轮方案优化,北海创新提出“前沿堆场+应急堆场”方案,以多种方式解决港龙码头前沿堆场面积不足的问题。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港龙码头前沿无法按照传统模式建设联检楼,这给口岸监管工作带来挑战。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北海市商务局(口岸办)联合查验部门探索“远程监管”模式,依托铁山港区口岸行政服务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对港龙码头实施远程电子化监管。裴健指着延伸向远方的传送带介绍:“这条长达5.4公里的全封闭传送带,沿线布设了数百个摄像头,就像监控安全的几百双眼睛。”

站在港龙码头眺望,玖龙纸业厂区高耸的烟囱隐约可见。码头开放发展困局的破解,极大提振了企业的信心。北海市商务局(口岸办)副局长周佩玲表示:“我们走出去调研取经、沉下心钻研破解方案,就是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北海市商务局(口岸办)主动走访80多家企业,收集并解决通关难题30多个。同时严格落实减免费用政策,已为企业申请减免港口费用超100万元。

广西日报报道版面。

关键词: 实况网 热点资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