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一学生骑车时突然昏迷,两名医生2分钟狂奔1公里救人 速看
2025-07-22 18:00:49 来源:百色市融媒体中心

“快!搭把手!”“急诊科快来接人!”


(资料图片)

7月19日中午,烈日炎炎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后门的监控

记录下感人一幕

一名头发花白的医生背着昏迷学生全力奔跑

身后的同事紧紧护住昏迷学生的身体

从医院后门的那东巷到急诊科的1公里路程

仅仅用2分钟就完成了这场生命接力

监控画面

当日中午,高温炙烤下的街道鲜有行人。一名女学生骑着电动车行驶至那东巷时突然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幸得路过群众及时搀扶避免了二次伤害。此时,准备去上班的右医附院口腔科主任李俊恰巧路过,基于职业本能的反应,他第一时间冲上前查看。紧随而至的精神心理科主任梁雄壮也毫不犹豫地一同上前提供帮助。两人发现学生脉搏微弱、意识不清且伴有抽搐,结合高温天气,当即判断:“大概率是中暑,必须立刻送医!”

监控画面

情况紧急,现场缺乏救治条件,50多岁的梁雄壮俯身背起学生,李俊跟在后面扶着学生,两人顶着烈日向急诊科狂奔。在烈日下负重奔跑,梁雄壮额头、后背的汗水不断涌出,衣服很快就全部被汗水浸湿,但他丝毫没有停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早一分钟到急诊就多一分希望。奔跑途中,他们拨打急诊电话,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接诊准备。

右医附院急诊中心

到达急诊科后,早已做好接应准备的医护人员有效衔接,立刻为学生进行救治。由于施救及时、处置得当,学生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和控制,目前已脱离危险,正在接受后续观察。

医护人员为学生进行救治

“我们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面对赞誉,两名医生的回答朴实无华。从医数十年,“救死扶伤”早已融入血脉。在近40℃的高温下,他们用奔跑的身影诠释了医者初心,用专业行动传递了生命温暖。

1.合理安排户外时间,户外作业、运动避开中午12点至14点高温时段。户外作业时应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于疲劳。

2.外出时做好防晒,穿戴轻便浅色衣物、宽檐帽,涂抹防晒霜等。

3.及时补水,避免等到口渴才饮水。如果在户外剧烈运动,应每小时喝2杯至4杯水,以淡盐水为宜。

4.高温天气运动应循序渐进,若出现心跳加速、气喘等不适,应停止运动。

5.密切关注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的身体状况,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遇中暑情况,需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神志清醒者应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品,如淡盐水、西瓜水、绿豆汤等,小口慢饮,忌短时间大量饮水,尤其不能猛灌冰饮。同时,可用湿毛巾、冰袋、风扇等进行适度降温。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但重度中暑的人需要及时送医进一步诊治。

关键词: 实况网 热点资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