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柳州市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村的葡萄园里,枝头上少量的“妮娜皇后”葡萄宣告着已进入葡萄采摘尾季,自动喷淋系统正在作业。
【资料图】
负责该葡萄园的“80后”葡萄栽培示范带头人张阳杰打开手机里的智能种植系统软件,10多亩葡萄园的土壤湿度、温度、肥力、酸碱度、氮磷钾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再通过AI分析,便能获得一份指导生产的“诊断报告”——土壤数据分析和种植建议,助力果农精准管理果园。
这便是张阳杰白天干农活、晚上敲代码,耗时2个多月自主开发的智能种植系统。
张阳杰介绍葡萄园里的传感器。
“系统显示土壤湿度为40.1%,葡萄根系适宜湿度为60%至80%,需要给葡萄浇水。钾含量为759毫克每千克,对于葡萄成熟期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它影响着葡萄的甜度和硬度。”张阳杰说着,用手捏了捏葡萄,顺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甜的,硬度也足”。
成熟的“妮娜皇后”葡萄。
拥有10多年葡萄种植经验的张阳杰,大学读的是旅游专业,毕业后在外打拼,后来返乡承父业种植葡萄,并在“鲁比葡萄”核心种植区率先掌握“妮娜皇后”葡萄种植技术,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
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袭来,智慧农业发展火热,作为“新农人”的张阳杰开始思考自己果园的智能化转型。
张阳杰自主开发的智能种植系统软件。
“近年来,我在业余时间一直摸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大模型面向全社会开放后,让我有了更多应用的空间。”张阳杰说,他想自主开发一个智能种植系统,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将葡萄种植的经验变成标准,提高葡萄种植管理的效能。
今年4月,张阳杰白天进行葡萄园管护,晚上自学编程、应用程序开发、时序数据库建设等技术。经过多轮测试,6月下旬完成智能种植系统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驱动、智能体分析、多端部署等工作。
“目前,通过智能种植系统,能够实现葡萄园土壤实时监测,并通过AI指导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张阳杰说,下一步,他要将视觉识别、无人机巡航、气象预测等功能纳入其中,提高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效能。未来,希望持续完善系统功能,推广给其他葡萄种植户的同时,延伸至葡萄品种开发与研究、种苗培育、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葡萄智能种植的闭环管理。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焦点快报!白酒概念龙头企业有哪些?(2025/8/19)
- 小米卢伟冰: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 有信心完成35万辆全年交付目标
- 焦点资讯:华润啤酒上半年利润增长23% 总裁赵春武:继续坚持高端化、加码新消费渠道
- 头条焦点:Yang Lan: AI Empowers Leadership Model to Enhance Women's Workplace Competitiveness
- 每日播报!【财经分析】A股“身价”破100万亿元 是谁在推动市场上涨?
- 2大关节轴承龙头上市公司(小白必读)(2025/8/15)-焦点资讯
- 深加工提速叠加C端高增长 圣农发展上半年净利同比增7.9倍
- 今日要闻!谁是汽车下乡真正龙头(2025/8/15)
- 这些是新型建筑材料上市公司龙头股票名单,收藏备用!(8月15日)-焦点观察
- 投资者如何理解基金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