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微资讯!广西水果接龙正火热!荔枝黄皮余味未消,龙眼甜蜜接棒登场!
2025-07-29 21:12:51 来源: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广西的龙眼很好吃,皮薄肉厚,清脆清甜。广西的夏天果然在“水果自由”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水果的甜蜜攻势根本挡不住!今天介绍广西宝物水果——平南石硖,它藏了多少甜蜜密码,你知道吗?

咬开一颗饱满的平南石硖龙眼,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果肉厚实清香——这口源自广西平南的甜蜜,藏着百年光阴与一方水土的密码。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珍品,平南石硖龙眼究竟凭什么比时光还甜?


(资料图片)

地理标志:刻在基因里的“甜标准”

不是所有龙眼都能叫“平南石硖”。这份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背后是硬指标:

●肉厚核小:果肉厚达1.3厘米,果核细如米粒,每一口都是实打实的满足;

●味甜清香:糖度稳定在20-25度,比普通龙眼高3-5个百分点,甜中带草木清香,吃多不腻;

●耐储耐运:果皮韧性强,常温可存5-7天,让远方也能尝到新鲜“平南味”。

这颗龙眼,早已是平南最响的“味觉名片”。

风土密码:富硒土地养出的“天生甜”

平南人说:“我们的龙眼,是土地喂甜的。”这话不假。

地处北回归线的平南,气候温暖,降水量充足,恰好满足龙眼“不冷不热,不干不涝”的需求。更绝的是土壤:硒含量达0.48毫克/千克,是普通土壤的2-3倍。硒能促糖分积累,让龙眼更有营养。天时地利,难怪石硖甜得“理直气壮”。

百年传承:从一棵古树到20万亩

平南人种龙眼,历史悠久。

相传,平南县大新镇百姓发现一株扎根石缝的野生龙眼格外香甜,这便是石硖龙眼“老祖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乡绅建了一个果园,将生于石硖的那颗野生龙眼通过嫁接的方式引种到果园中,该果园便是石硖龙眼的母本园,现存石硖龙眼母本树108棵。

现如今,石硖龙眼已经成为平南县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平南县也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石硖龙眼生产基地。

剥开平南石硖

晶莹果肉像凝脂

这口甜,是富硒土壤的馈赠

是百年农技的沉淀

更是平南人对土地的敬畏

这个夏天,尝一颗平南石硖——让百年基因里的甜蜜,告诉你“一方水土养一方果”的真谛。

关键词: 实况网 热点资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