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金黄焦香!这道客家美食是许多玉林人的“家乡味道”
2025-07-29 10:12:42 来源:玉林市融媒体中心

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是有名的美食大镇,这里有着众多的客家名菜。其中,蛋卷、老鼠拱被胎和白切鸡,是博白龙潭镇客家人办酒席必备的三大特色菜肴。


【资料图】

龙潭蛋卷,并非糕点类的蛋卷。其以鸭蛋烙制成蛋皮,以五花肉等制作馅料,然后卷成条状进行油炸,所以也叫“鸭蛋卷”。龙潭蛋卷是最能代表博白客家菜的一道美味,也是当地客家人待客的一道硬菜。

龙潭蛋卷,蛋卷外皮金黄,切面黄白相间,颜值与美味并存。

蛋卷的制作技巧全在一个“细”字

制作蛋卷的主要食材为鸭蛋、猪肉。“制作蛋卷不但需要上好的厨技,更需要足够的耐心。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眼细、心细、手细’。”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梁耀辉说。  

猪肉选用五花肉为佳。

蛋卷的馅料要选上好的五花肉,这样肥瘦相间的食材吃起来才不油不干。首先是将五花肉剁成肉碎,接着,将蒜头、玉米、芹菜、红萝卜和马蹄等素食材料剁成小粒,然后一起拌上香料、葱姜、盐、味精等进行腌制。梁耀辉表示,配料的配比,没有一定的标准,而是需要厨艺上的“熟能生巧”,讲究的全是一个“心细”。

包蛋卷讲究一个“手细”。

腌制好肉碎后,接着是做蛋皮,这个步骤也叫煎蛋饼。先把鸭蛋打散,加适量的盐拌匀,然后起油锅,把蛋液倒进锅中,以摇锅的方式把蛋液摊匀,其中一面煎至金黄后,翻过来再把另一面煎至同样的效果即可起锅。“最后是用蛋皮包肉碎,把它包成条状。”梁耀辉称,制作蛋卷,最考验技巧的是油炸这道程序,油炸的时间一般为七八分钟。其间要不断翻动,炸至金黄即可。

制作蛋卷,最考验技巧的是油炸这道程序。

蛋卷炸好后,切成块状,再放进锅里炊蒸一次,即可食用。这道菜的特点是颜值与美味并存。其外表金黄焦香,切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它的味道很独特,肉馅结实,咬开里面是肉香与蛋香混合的浓郁香味,美味无比。

刚炸好的蛋卷金黄酥脆。

蛋卷的制作在博白由来已久

蛋卷的制作,在博白由来已久。其中又以龙潭产的蛋卷最为出名。遗憾的是博白当地的史料对这道菜肴没有任何记载,具体起源时间也无从查考。据当地的老人说,这道菜祖祖辈辈都制作。

“以前只在过年或办酒席时,才会制作这道菜,现在生活好了,变成了一道家常菜了。”在博白当地,蛋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我爱吃”。当地老人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块蛋卷,“一整天都很开心”。

蛋卷在博白盛行,主要跟当地的客家人喜欢制作各式各样的酿菜有关。博白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过来时,大多是住在大山里,生活艰苦,他们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菜就地取材,变着花样丰富餐桌。其中做得最多的,当数酿菜。中原人习惯制作饺子,但苦于南迁后不能种植小麦,没法制作饺子皮,他们将各种素菜与少量的肉馅结合,并通过煎、蒸、煲等方式加工成各种酿菜,比如豆腐酿、茄子酿、辣椒酿等,通过“酿”的技艺,配以少量的肉,大大提升素菜的鲜味度。蛋卷的制作,是效仿酿菜的制作方法,只是外皮采用了蛋皮而已。因而在当地客家人的眼中,这道菜肴其实是一道酿菜,它一直都是博白客家人最喜欢的美食之一。

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蛋卷

“对外乡人来说,喜欢这道菜是因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对于很多博白或者海外归来的游子而言,美味之外还有他们童年的味道。”梁耀辉说,蛋卷承载着许多博白人的童年记忆,它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就是“家乡的味道”。所以,在博白县城的饭店酒楼,都推出这道菜。博白人接待外地客人时,经常会一挥手,说,“走,带你吃龙潭蛋卷去!”近年来,在南宁、桂林、柳州等地,也都兴起了这道美食。可以说,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蛋卷。

龙潭蛋卷,是客家人勤劳聪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博白的地域特点和人文历史,已成为外地人了解博白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

关键词: 实况网 热点资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