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吴先生在广西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份珍贵的“生命种子”将为一名南非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这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南非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广西第23例向国(境)外国家和地区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时,吴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712例、广西第725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视频摄制:记者 陶昌顺 实习生 莫瑞敏
吴先生是一名“90后”,父母二三十岁时就经常带着他去献血,让他早早明白献血的意义。在刚踏进大学校门不久,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无偿献血行列,累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达100次。2015年,吴先生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后,便立即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吴先生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记者 陶昌顺 摄
“接到配型初筛成功的电话时,我特别激动。”2025年6月,吴先生接到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型成功的信息,他义无反顾地同意捐献。为了捐献,他提前调整作息,不熬夜、少吃油腻,还适当运动,把身体调养好。
正在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名南非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记者 陶昌顺 摄
“生命没有边界,希望用我的力量为他人提供生的希望。”吴先生觉得,造血干细胞不管献给谁,都是独特的体验,“我心里有种完成一项崇高事业的感觉,也更激励我以后继续做下去。”
“他从18岁起开始献血,至今已献血100多次,去年还获得柳州市献血终身成就奖。”吴先生的妻子韦女士回忆,得知丈夫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她最初很担心,后来得知现在采用类似献血的新技术,对身体伤害小,她便放下心来,支持丈夫的决定。“平时,他也会录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让更多人知道献血和捐献干细胞对身体没危害,还能帮助他人。”
“此次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南非患者实施捐献的案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晓春表示,截至2025年7月28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已实现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725例,其中境外捐献23例,为720多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