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8日电 题:“通关”人潮显民心所向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时隔近三年,香港与内地8日迎来首阶段免检疫“通关”。疫下冷清的关口人潮再现,抢在首日过关的人们兴奋难掩,这场春节前夕的“久别重逢”无疑是两地民心之所盼、所向。
(资料图)
过去一千多个日夜,每当疫情好转,两地“通关”的期盼与呼声便会出现,但多次都没有下文,无奈的异地情侣只能隔着深圳河无言相望,比划手势互道安好。
至新冠病毒变异为致病率大幅减弱的奥密克戎病毒株,科学家竭尽全力研发的新冠疫苗广泛应用,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大幅提升,疫情扩散恐惧渐消,两地“通关”终见曙光。
客观条件成熟之际,内地公布优化防疫“新十条”,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首次赴京述职回港后,带回中央同意今年1月中旬前“通关”的大礼,这意味着众多分隔两地的家庭能够在兔年新春团聚。
两地相关单位紧锣密鼓部署的首阶段“通关”方案稳妥有序,配额数量超出外界预期,7个开放的海陆空口岸每日双向过关人数可达12万人,以周计,理论上已可有84万人次的两地居民实现免检疫往来。
设有配额,过关人数虽远不及疫前高峰期,但相信初期仍可满足探亲、商务等需求,同时两地居民返回本地不设限的安排亦是便民之举。待摸清、走顺“通关”流程,及时补充人手等工作完成后,两地相关单位宜尽早扩大“通关”流量,进一步回应民众所需。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7日下午6时,已有超过41万人通过网上预约由香港出境前往内地。短短两日,港人预约如此踊跃,足见回内地需求之殷。
如今,“通关”既成,入境检疫便已成“过去式”。
“通关”通的是人心。纵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多种途径联络感情,但隔着屏幕的虚拟沟通,终究无法比拟面对面的亲密互动。所以“通关”首日,我们见到重逢的亲友在福田口岸喜极相拥。
“通关”通的是经济。这场世纪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无需赘言,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香港首当其冲。“通关”将重新唤起香港旅游、零售、酒店等行业的生机,亦会提振全球投资者对香港连接内地和国际这个核心优势的信心。
“通关”通的更是两地融合发展的崭新未来。近年香港所遇到的挑战重重,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均顺利挺过。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已无人流、物流阻隔,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全新未来势必加速到来。
疫下经济民生多艰,望两地“通关”扫尽过往阴霾。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新春走基层丨-20℃衣服被打湿又冻硬 这群“火焰蓝”守护着百姓平安年-当前热讯
- 环球快报:暖心!孕妇鞋带散开没法弯腰 乘务员蹲下帮忙系鞋带
- 环球微速讯:2023,中国宇航发射首秀成功!长七A送实践二十三号卫星飞天
- 春节临近 中国各地年味渐浓消费旺_全球报道
- 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坚守一线,保障城市运转——寒冬里的温暖配送
- 每日精选:东北乘务员小姐姐魔性说春运
- 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关行业,多国准备接待中国旅客
- 专访: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更加有效应对疫情挑战——访巴基斯坦公共卫生专家比拉勒·艾哈迈德_最新
- 【全球聚看点】中国旅游业复苏势头明显(专家解读)
- 德媒:对德国经济来说,没有中国可不行_全球今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