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凝结着先辈智慧、彰显着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掖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河西宝卷、裕固族服饰、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民歌、甘州小调)、省级非遗项目33项、市级非遗项目128项、县区级非遗项目385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56人、市级传承人394人、县级传承人447人,保护项目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
近年来,张掖市实施重点非遗项目保护工程,争取非遗项目资金、传承人保护经费1000多万元,对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九曲黄河灯阵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进行了系统性保护。同时,整理编辑出版了《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张掖民俗》《绿水青山·新张掖》等书籍30多部(套),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拍摄制作《张掖非遗》微纪录片18个,高台铁芯子等省级项目专题片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裕固族婚俗纪实片《西茂的婚礼》1部。2022年,争取甘州小调、裕固族服饰2个国家级项目保护资金100万元,向省厅推荐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其中3人通过省厅评审已上报文化和旅游部。向省厅推荐申报省级非遗工坊2家,推荐1名传承人3个项目参加2022黄河非遗大展。
张掖市积极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裕固族传统民俗),“甘肃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个(高台县宣化镇:秦腔演唱、民俗表演,民乐县丰乐镇:八仙灯会戏,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传统民俗,甘州区:甘州小调)。
张掖市把保护传承活动作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对推动张掖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助力张掖发展文旅行业会展经济、促进“非遗+旅游”引领业态升级、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全市60多家非遗传习所依托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传习活动100多期,甘州九曲黄河灯阵、民乐民间社火、山丹耍龙等12个非遗项目、60多名非遗传承人累计线上发布教学短视频1000多条次,浏览点击量达1000多万人次。依托省级非遗工坊和各级非遗传习所,每年开展非遗手工技艺培训班300多期,带动就业2000多人。
据了解,全市共有非遗文化企业100多家,研发生产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商品1000多种,玉雕、传统民族服饰制作、烙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制作规模逐年扩大,并作为旅游特色商品和非遗文创产品在重点景区展示展销。在张掖举办的2022年甘肃省“非遗购物节”吸引全省59家非遗工坊参加,销售额达220多万元。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 国庆假期“冷门”旅游城市受欢迎 “宇宙的尽头”登上热榜
- 《羊了个羊》爆红后 小程序游戏背后的生意经:热度快去得快
- “十一”假期本地游、周边游占比超六成 “反向旅游”成新趋势
- 广东多个海岛登上“热搜”!小众海岛玩法成为潮流
- 黄金价格持续走低 金饰品、金豆子、金条等均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产品
头条
- 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划好“责任田”制定安全生产“责权清单”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不可麻痹大意
-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仓储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 山岳类景区进入榜单 老年人出游已成为人们“十一”假期关注的话题
- 指数继续回升 9月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 从高位逐步趋缓 今年以来物流服务价格总体均位于较高水平
- 高价农产品频现市场 “谷贱伤农”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各方关注
- 班期为两周一班的国际远洋航线填补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装箱航线空白
- 实现跨境电商与网络直播的有效联动 曹妃甸电商产业发展跑出“新速度”
- 从明令禁止到有序放开 “网售处方药”开闸已历经多年探索与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