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我国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2),深圳再次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第九,比上一期再上升一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是可有效衡量一个城市金融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评价和排名。
榜单自推出以来,一直被誉为国际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金融中心发展“晴雨表”,见证了无数个城市的金融“成长史”,同样也见证了深圳从“籍籍无名”到“跃居前十”的金融奇迹。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深圳是一个从来不缺少奇迹的城市。每一次榜单上高光时刻的背后,都是深圳金融业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与自信。
十年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7%。2018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跃升至3067.21亿元,首次突破“3”字头,占GDP比重12.7%。这一年,深圳金融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实现1314.8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全市总税收的22.37%,首次超过制造业(20.30%),跃居全市纳税第一。
尤其是近年来,正如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所指出的,在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下,深圳金融业仍表现出十足的韧性,逆势而上:2020-2021两年平均增长8.3%,今年上半年增长8.9%,在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深圳金融业以不到3%的从业人口,创造了全市近1/6的GDP和近1/4的税收。如今,深圳金融业占GDP比重已由2012年的14.0%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16.1%。
而这一切,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上均有体现。2012年,该榜单77个金融中心城市,深圳位居第32名。而未过几年,深圳便跃居前十,并于2019年的第26期、2020年的第28期、2021年的第29期和今年最新的第32期进入前9。
深圳银行业指标排名全球第一
在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行业指标榜单上,深圳银行业排名第一。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3.1倍;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2.8倍。
银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头羊”,更是持续贡献了不俗的“金融力量”,为无数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53.4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2.3倍;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27.3万户,是2019年同期的2.6倍。
深圳毗邻香港和澳门,“开放”与“互联互通”更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银保监局局长张利星透露,自2021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落地以来,“跨境理财通”起步平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辖区共有24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共开立“跨境理财通”相关账户12560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合计4.04亿元;双向投资产品交易额2.37亿元,约占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深圳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已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外资金融机构体系。”说起深圳银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张利星表示,在深圳外资银行中,港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存贷款、净利润占比均超七成,深圳已成为内地港资银行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
在互联互通方面,“辖区23家人身险公司推出64款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在互联互通助力下,大湾区金融融合持续深入,金融领跑不断提速。”张利星说道。
力争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金融科技专项排名深圳位居全球前列,引领新兴金融中心发展。
最新榜单对113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前十名依次是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伦敦、上海、北京、深圳、波士顿、芝加哥、香港。
2014年12月16日,秉承着“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微众银行诞生于深圳这座创新之都,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的民营银行,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
7年多以来,与其说是银行,微众更像一家高科技企业。身为中国银行业首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微众迄今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200项,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5%以上,每年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IT研发。
如今,微众已成为国内不折不扣“金融科技”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以技术创新改变了人们对银行业的认知,开创了中国乃至全球普惠金融的新纪元,成为“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历史性世界性难题的解题者、普惠金融的开拓者、金融科技的攻坚者。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独立研究机构Forrester,将微众银行定义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
深圳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仅今年来,深圳便发布了《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和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全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应用。9月1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再发布《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提出“五大目标”和“八大任务”,力争到202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在今年发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深圳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四大中心”定位和策略。
深圳金融业的未来无疑将谱写更多的奇迹。(谢惠茜)
关键词: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 人力资本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深圳金融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高价农产品频现市场 “谷贱伤农”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各方关注
- 班期为两周一班的国际远洋航线填补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装箱航线空白
- 实现跨境电商与网络直播的有效联动 曹妃甸电商产业发展跑出“新速度”
- 从明令禁止到有序放开 “网售处方药”开闸已历经多年探索与酝酿
- 金价下降叠加国庆传统婚庆旺季 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内迎来不少“淘金”客
- 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就业物价等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7月
-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外汇储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 4大商圈将打造国际消费体验区 新IP将成为北京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标杆
- 短期“破7”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出现大幅下行 双向波动是常态
- 有强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做支撑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