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大型旅游出行平台发布《2022年国庆预测报告》,数据显示,近一周预订国庆出游的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64%;从中秋节开始,国庆旅游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日均订单增长速度超过30%。其中,预订国庆长途游产品占比近60%,周边本地产品占比40%。
国庆的订单增加,和中秋的低落有一定关系。中秋期间全国旅游人次及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60.60%。
然而,国庆就不同了,升温在望。比如长途产品占比大,显示了出省游依然是长假期的热门选择。从目的地看,国庆期间热门航班目的地前十名有:上海、北京、广州、昆明、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长沙和青岛。这些年来的旅游热门城市基本如此,只是排序互有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大目的地都是传统大城市而不是新兴网红城市,除了青岛,其余都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显示出“龙头城市”在支撑经济上的综合实力和韧性。它意味着这些大城市虽然在自然风景上可能比不上大西北,也不是厦门、丽江、三亚之类的小资天堂。但是,在都市化、时尚化、多元化、交通便利、配套成熟上,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近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几乎都能无门槛地承接外来消费与旅游,不会因为黄金旅游旺季出现过度的物价飞涨、人满为患、口碑变差的状况。相反,三线、四线之外的网红旅游城市往往是航班少、机票贵、住宿贵、打车难、餐饮贵,而大城市这方面几乎就没有大问题。相比于完全靠旅游支撑当地经济的城市,综合性大城市的宽容度和承载力明显要好得多。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出游在加剧式微,而个人化、家庭化出游在增加,以购物为目的旅游在提升。这意味着靠团体单位支撑的传统业态会受到困扰。比如有数据统计,上半年A股旅游酒店公司合计净利仅近2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超过60%。有7家公司亏损超过亿元,包括首旅酒店、中青旅、黄山旅游、桂林旅游等。整体板块仅有4家公司盈利,其中中国中免单家公司盈利就达到39亿元。可见,除了拥有特许地位且能在线经营,才能在市占率上拥有竞争力,单纯依靠线下、现场、数人头消费的一般都很难渡过难关。
一方面是居民的出游意欲强烈,总是需要突破口来进行爆发;另一方面,各地的政策措施也增加了出游的不确定性。两者比较之下,选择大城市对于个人和家庭游来说,似乎是一种可进可退、不会被困受阻的方式。如果理解了这个节奏,那么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100公里之类的旅游景点,就更应该有所发力。比如强化推出适合外省外地人的出游路线,满足旅游者住在大城市,又能走入山山水水的愿望。在吸引当地居民游的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比如外地身份证有优惠之类,扩大原先并不大的市场份额。(戚耀琪)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班期为两周一班的国际远洋航线填补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装箱航线空白
- 实现跨境电商与网络直播的有效联动 曹妃甸电商产业发展跑出“新速度”
- 从明令禁止到有序放开 “网售处方药”开闸已历经多年探索与酝酿
- 金价下降叠加国庆传统婚庆旺季 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内迎来不少“淘金”客
- 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就业物价等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7月
-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外汇储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 4大商圈将打造国际消费体验区 新IP将成为北京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标杆
- 短期“破7”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出现大幅下行 双向波动是常态
- 有强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做支撑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 六大国有银行已调整个人存款利率 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