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打烊,邮政快递在路上。今年春节期间,就地过年人群的寄递需求明显增加,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
新年伊始“开门红”,今年春节前仅用38天,2021年快递业务量就已超100亿件。流动的年货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激活了庞大的内需市场。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数据管理处副处长许良锋分析,今年年货节期间消费者需求旺盛,电商平台竞争激烈,快递企业纷纷加入“不打烊”行列谋求市场份额,“与以往年货节期间明显的波峰波谷相比,今年邮政快递业属于业绩长虹”。
供给侧储备能力增加,需求侧购物需求旺盛,双重作用带动了春节快递业务量的增长。邮政快递业在春节期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全网揽收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投递量更是达到3倍至4倍。分地区来看,全网揽收和投递同比增长最快的都是中部地区,增幅分别达到359%和260%。
“百姓有需求,政府有组织,企业有准备,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国家邮政局指导邮政快递企业按照“不打烊、不休网、不积压”的主基调,加强与上游商家的对接,动态调节运力和人力,保障寄递渠道有序畅通。
为做好今年的春节保供工作,快递企业预先安排了超过100万名快递员以保障网络有效运转。为了保障快递时效,各家快递企业下足了功夫:中国邮政多举措保障派送时效;顺丰提前储备5%至10%的车辆运力作为应急资源;韵达速递通过科技化提升快件时效,数字化服务更加精准;中通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实现常态化服务;圆通对北京、上海等209个城市推出重点区域时效保障服务。
董彬彬是中通快递北京后海站点的快递员,负责护国寺街的派送工作,今年春节他所在的站点有六成员工选择留守。“我派送的区域是北京有名的景区,很多人都把北京特产寄回老家。人们对快递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董彬彬说。
大幅增长的快递需求让快递员们非常忙碌,为了加强对留守一线的快递员的关心关爱,国家邮政局组织企业总部通过开展集体过年活动、发放春节礼包和生活物资等方式,使春节留守的快递员同样体会到“年味”。此外,还指导企业落实假期调休和加班工资等要求,切实保障快递员的合法权益。
虽然业务繁忙,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没有松懈。为了让用户放心使用快递服务,邮政管理部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主线,将防疫要求贯穿始终。指导邮政快递企业全面落实行业疫情防控生产操作规范,严守境外输入关和进口冷链关,精准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企业根据预测的件量规模和人员数量,储备了充足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洗手液等。同时,还组织全行业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稳妥有序组织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今年春节期间,快件结构发生变化,电商类快件比重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大件的业务量增长较快,主要城市的快件需求更加旺盛。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王丰表示,春节快递包裹承载的品类大多是食品、农特产品和亲人朋友之间互寄的礼物,这说明快递包裹如今已走向寻常百姓家,也直接反映了线上消费的蓬勃活力。(祝君壁)
关键词: 今年邮政快递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