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CPI增速重回“1”以内主要是由于猪肉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并非货币紧缩。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精准导向,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0.5%,时隔42个月重回“1”以内。
物价持续回落,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CPI是一国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指标。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分析发现,此次CPI增速重回“1”以内主要是由于猪肉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并非货币紧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10月份CPI同比涨幅明显走低,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由于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供给改善,10月份猪肉价格在连续上涨19个月之后首次出现同比回落,下降了2.8%。从环比上看,猪肉价格下降7%。
再来看货币政策,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无论是广义货币(M2)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2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初步统计,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493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
关注CPI走势,更需要关注核心CPI。核心CPI更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尤其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平衡情况。在CPI涨幅回落至“1”以内的同时,非食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核心CPI涨幅保持在0.5%水平。数据显示,10月份核心CPI同比增幅与前两个月持平,且环比已连续3个月维持在正增长区间,说明当前物价中枢运行总体稳定。
专家认为,应改变简单关注CPI的做法,全面看待价格走势和经济基本面情况,并以此研判货币政策走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综合来看,前10个月CPI累计同比上涨3%,已经回落到3.5%的年度控制目标之内。下一阶段,随着去年同期CPI基数继续走高,猪肉等食品供给持续改善,供求有望保持平衡,CPI中枢将继续回落。但是,国际油价波动加剧,企业盈利修复较慢,PPI增速由降转升尚需时日。由此,通胀基本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货币政策需进一步聚焦精准导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需求加速恢复,促进市场主体信心提升和生产经营加快恢复。
近期,在谈到下一步货币政策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金融部门推出了一些特殊政策措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高峰过去,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一些政策已经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但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支持稳就业、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围绕货币政策具体操作,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经营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不搞“大水漫灌”,为做好和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陈果静)
关键词: 10月份CPI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