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落地已有两年多时间,如今累计参保人数为4.76万人,保费收入3亿元;而作为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发行大幅提速,加之相关部门加速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的政策暖风频吹,个人养老投资需求有望激活。
近期以来,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发行大幅提速,成为市场热点。今年5月,已有10多只养老目标基金启动认购,远超前4个月总和。
自2018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多部门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后,由个人主导、为自己未来养老投资的商业养老保险备受关注。为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我国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个人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并将基金等金融产品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如今,试点两年,已有4.76万人投保税延养老保险。同时,监管层政策频出、暖风频吹。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支持养老目标基金发展,加速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面对国内巨大的养老市场,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有保险业人士直言,“为养老投资的好时候”到了。
难以吸引养老钱
在市场嗅到养老红利之前,我国对于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政策酝酿已超10年。
“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增量改革,阻力较小,因此值得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第三支柱作为较为灵活的制度,有助于统筹三个支柱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账户和税收优惠能打通二三支柱,另一方面为基本养老的改革提供空间。
在业内看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需要政策,税收优惠是其中的关键。
2018年4月,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投保人每月最高可税前抵扣1000元的政策设计,吸引了诸多关注的目光。
按制度设计,通过税收优惠制度,可以鼓励个人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充实退休人员养老的“钱袋子”。然而实施过程却“遇冷”。
据银保监会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亿元,参保人数4.76万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试点进展较为平稳,但业务总体规模不大,市场普遍反映政策吸引力不足。
2018年6月7日,全国首张税延养老保险保单在上海签发。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透露,截至今年4月末,上海市共有3.06万投保人,缴纳保费2.42亿元。
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去年6月,人社部和财政部牵头,研究制定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已经成立的50只养老目标基金中,接近9成规模在5亿元以下。目前,已经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已有95只,但市场规模仅有300亿元。而同期公募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达17.64万亿元,养老目标基金存在感较低。
补齐第三支柱短板迫在眉睫
国家鼓励个人为养老而投资,大家缘何“不买账”?
根据试点规定,税延养老险保费优惠限额按当月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确定。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认为,目前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抵扣限额低,造成尴尬局面:对于购买能力不足的低收入人群来说,意义不大;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抵扣难以带来直接激励,所以导致政策效果并不好。
税延养老险的试点结果低于预期,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原因还在于试点期遇上个税改革,受益群体进一步收窄。“其作用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孙洁表示。
由于个税政策的调整,起征点由此前的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这导致一方面纳税人群缩小,税延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随之缩小;另一方面,税延养老险成为中高收入群体专享产品,吸引力不足。
税延养老险的试点仅在上海、福建(含厦门)、苏州工业园区等3个地区实施,由于试点面窄、税收抵扣流程繁琐、操作不便捷等原因,受惠人群较少,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效应未完全显现。
一直以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目前,作为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6万亿元;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合计约2.4万亿元。而作为第三支柱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仅为1000亿元和300亿元。
近年来,由于收支压力增大等原因,由政府主导、保基本的基本养老金平均替代率(退休金/退休前工资)不足50%,并有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由用人单位主导、提待遇的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近年来参与人数持续走低。
截至去年4月末,个人主导的税延养老险政策一年试点期限已满,迄今未推出新的税延养老险政策。步入“空窗期”的税延养老险试点未来向何处去,各方都在观望。
还需提高优惠力度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这一庞大群体未来的保障,需要一份可持续的财务规划。国内养老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只待激活。
“我国个人所得税基础扣除高,又有6项专项扣除,正在推出的试点,按每月1000元给以税基扣除,中等收入阶层基本无感。”日前,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表示,税延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年金发展可能不会很快,因为个人所得税税优安排很难精准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认为,应尽快完善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扩大试点范围,提升个人缴费额度,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力度,简化涉税流程。
在税收优惠额度方面,韩沂建议适当提高延税额度,参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中赡养支出的抵扣标准,将限额提高至每月2000元,并将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支出作为专项扣除项目。
税延养老险试点以来遇到不少问题,孙洁认为,只有尽快推向全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缩短对制度设计实施改革的期限,让更多人群享受政策红利。
今年初,银保监会等多部门部署,将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纳入国家重大改革内容。银保监会明确表示,将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业内预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个人养老投资需求有望逐步激活。
关键词: 励个人为养老而投资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