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遗体自主捐赠将由法律规范
【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之前,我国并未在法律层面上对人体器官的捐赠作出规定,仅有的规定是国务院于2007年3月31日发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该条例实际上是行政法规。
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权决定无偿捐献其器官、遗体,换言之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所作出的无偿捐献其器官、遗体的决定是无效的,只有十八周岁以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十六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所作出的无偿捐献其器官、遗体的决定才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律师提醒】
之前有一则“婴儿早夭,父母捐赠其器官救XX人”的新闻,很多人认为婴儿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无法决定捐赠自己的器官,父母随便决定捐赠其器官是违法的,其实不然,无论是《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还是《民法典》中,都规定只要自然人生前没有表示不能捐赠其遗体的,自然人死亡后,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书面决定捐献其遗体,婴儿无法表示不能捐赠其遗体,在婴儿死亡后,婴儿的父母当然可以共同书面决定捐献婴儿的遗体。这不仅是造福他人,救人性命的好事,也是给婴儿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关键词: 捐献遗体跟捐献器官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