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5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多增364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57亿元,同比多增266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5月信贷和社融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一方面说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实体经济恢复情况较好;另一方面,表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的力度加大,融资难等问题得到缓解。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8.1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3.4个百分点。
“M2涨幅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表明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信贷投放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货币创造的派生作用增强。”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截至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69.44万亿元,同比增长13%。
此外,温彬分析,5月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新增9967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31亿元和2766亿元。分部门看,贷款较去年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说明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对于居民部门,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043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374亿元和418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381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01亿元和433亿元,短期贷款的稳中有升,从侧面反映了消费的逐渐改善,特别是近期汽车消费的回升,促进了消费贷款需求增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董希淼认为,5月份金融数据变化体现了这一要求,下一步,货币政策应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畅通传导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6月1日,央行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并发布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这表明下一步针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将持续改善,这将对未来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记者 吴秋余)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