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北京各大商场停车场爆满、客流明显增加,这不禁让有的媒体感叹“报复性消费已来”。但与此同时,各大平台调查显示,多数网友选择了“不会报复性消费”,甚至悄然转变了生活方式,从“囤货”转向“清仓”,从追随潮流转向“极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消费观带来新的变化。“疫情之后,你会理性消费还是报复性消费”的讨论成为各大社群平台的热门话题。
多数网友选择“不会报复性消费”
所谓“报复性消费”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遇到困难,个人收入受到影响,无法保持此前的消费水准。同时,并不具备足够生活经验的年轻人,突然意识到了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疫情后是否会报复性消费的问题时,不少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例如,近日新快报在微博发起的一项1799人参与的调查中,选择“会,有钱任性憋太久了”选项的只有123人,只占不足7%,选择“不会”和“想,但首先得有报复性收入的人”共计1412人,占78%,其余则为“和平常一样”。和其他媒体平台,包括电商报、C科技等作出的相关调查中,选择“不会”的人数均为选择“会”的人数的6倍左右。
360趋势显示,进入2月后,“报复性消费”一词的关注度有明显的波动上升,在3月初呈现最高峰。近期,在中经未来组织的“疫情后消费意愿”调查中,近千人给出答案:线上购物很方便,但多数受访者依然怀念 “菜场烟火”与“商场繁华”;比起吃喝长胖,更多人想在疫情后强身健体,抗击病毒;相较“报复性消费”和“全世界走遍”,努力挣钱存钱才是“王道”。
价值观悄然变化
重新思考理性消费
疫情期间,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华网报道,这次疫情,凸显了人的诚实、善良、正直、爱心、勇敢等人性光辉,人们发自内心地崇敬那些不怕牺牲、舍小我为大家的医护人员、警察、农民、工人,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的战斗者、志愿者、捐赠者。他们无欲无求、默默无闻所做的一切,促使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权力、财富、名气转向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未来,是继续为奢侈品、潮流买单,还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性消费?不少年轻人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聚集当下热门讨论话题的社交平台豆瓣,一直是当代年轻人反思生活与欲望的阵地。今年疫情以来,豆瓣上大量有关生活的讨论都聚集在“消费反思”上,相关话题热度明显提升。围绕“消费降级”“极简生活”“攒钱”等关键字的豆瓣小组成员数量暴增。同时,在#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一百天不买衣服穿搭计划#等一系列话题tag之下,年轻人开始分析如何更好创造性地发挥生活智慧,不被消费主义催生的欲望绑架。
在这样的氛围下,《断舍离》《我决定简单的生活》等曾经在日本火爆一时的书籍再度被列入决心极简生活的人们的书单,数年前的高分BBC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连同一些倡导极简生活的vlog博主同时被提高了关注度。
在相关话题讨论中,计划报废、制造焦虑、消费文化,这些促使人们消费的“元凶”被一一拎出来“数落”。热度最高的帖子是关于服饰、化妆品该如何降级,囤货如何消耗;每天花费数十元消费的星巴克、奶茶可不可以通过自制饮品来替代;自己做饭来远离外卖等等。
分析认为理性经济人
将谨慎安排支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印证了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2月中国经济主要数据。规模及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而CPI同比增长5.3%。
1-2月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下跌,其实并不意外。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各地迅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使得大多数行业处于暂时性停摆状态。在重大疫情面前,能够保障14亿人基本生活,守住这样的成绩,已是难能可贵。
分析认为,不排除少数经济能力较强的群体,会在疫情解禁后进行报复性消费。但整体而言,报复性消费狂潮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关键的原因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多数人会谨慎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选择为未来多存储资金,而不是报复性消费。(陈斯)
关键词: 理性消费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