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既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着中国力量,也为国际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提供着中国机遇
上海急企业之所急,摸清“问题清单”、提出“解决清单”,推动外资行业复工率达到99.9%;广东工信部门梳理出102家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建立复工复产“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江西打通进出口梗阻,推动赣欧班列恢复开行、南昌至比利时列日往返全货机航班复航……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区多措并举,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这既为企业化解燃眉之急,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疫情会对中国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影响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抗压韧性,但也有人担忧,疫情正在全球扩散蔓延,会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冲击。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短期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避免,一些行业和企业也会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外的疫情防控形势,反过来也会对国内产生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可能会遭遇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问题。
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疫情发生以后,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家电企业纷纷上马口罩生产线,上汽通用五菱仅用76小时就自主生产出全自动化口罩机,中国石化12天建起一座制造口罩原料熔喷布的生产厂……一个个跨界战疫的案例,折射的正是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上下游配套能力。在生产率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愈加重要的全球价值链体系里,中国拥有无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可以说,短期的疫情不可能也不会撼动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既展现出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强大韧性,更维护了全球供应链安全。不仅如此,中国已经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冲疫情影响,还将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正因此,不但没有出现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影响从中国向外部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反而让中国对全球产业的吸引力更加强劲。
如果把眼光放长,更会发现,中国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也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市场”;不仅有帮扶企业的短期举措,更有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有规模巨大的市场、有快速兴起的新产业、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综合优势不会减弱,只会增强。
事实是最好的答案。中国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上展现出的责任和担当,赢得越来越多有远见的国际企业的青睐。丹麦乐高集团今年计划在中国继续开设80家零售门店;特斯拉在复工复产后计划扩大上海超级工厂产能……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的举措,既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着中国力量,也为国际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提供着中国机遇。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畅通,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全球供应链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