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揭示“太阳风暴”中日珥的磁场结构
2019-06-03 09:08:57 来源:新华网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的剧烈爆发活动,会给地球卫星、通讯、电网等形成干扰与破坏。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科研团队对日珥的研究发现,其磁场为磁绳与剪切磁拱共存的双层结构,这对理解太阳爆发的机制,对地球的影响方式乃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天体物理学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据了解,“太阳风暴”主要表现为日珥爆发、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3种紧密联系的爆发活动,对地球的空间环境有重要影响。会扰动地球磁场,影响卫星运行,干扰无线电通讯,破坏电网设备,导致GPS(全球定位系统)失准等。
“日珥经常会爆发,它就像云一样,依靠磁场的‘托举’悬浮在太阳的大气中。”科研团队成员、中科大教授刘睿介绍,太阳的磁场活动被认为是导致“太阳风暴”产生的原因,弄清楚其磁场结构非常重要,但太阳的磁场难以观测,只能通过观测太阳大气中的等离子体来推测其磁场的结构。
日珥位于太阳的表面,作为“太阳风暴”的3种形式之一,其爆发也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因此,观察日珥的磁场结构和动力学演化,是研究太阳爆发活动的重要途经。
近期,中科大科研团队利用我国云南抚仙湖1米口径的太阳望远镜对日珥进行观测,并结合卫星提供的极紫外光观测,发现沿日珥轴向的大幅度振荡,推测相关的磁场结构为剪切磁拱。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多普勒频移研究发现物质绕日珥轴向的旋转运动,因此相关的磁场结构也具有磁绳的性质。由于两层磁结构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离,暗示这种双层结构在日珥中可能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对日珥的磁场结构是磁绳还是剪切磁拱争论不休。中科大科研团队的研究表明,这两种结构可能共同存在,为解决争论给出了新的方向。这对理解太阳爆发的机制,爆发后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方式,乃至进行预报、防范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徐海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