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6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神奇的量子技术”以高价“三无瓶装水”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不少商家在保健医疗领域向老年人兜售这种“一杯下去力大无穷,一个月下来糖尿病康复80%”的“量子水”,其实背后疑点重重——治疗作用天马行空;商品无生产许可证;专利号无从查询;背后原理说不清,而且安全质量等都存在诸多问题。
从量子能量水、量子鞋垫、量子袜、量子空气净化器,到量子医学、量子保健、量子能量植入,一系列神秘的“量子+”产品和概念看似有着不凡的属性、诱人的功效,而相关科学家却对这些产品闻所未闻,对其宣称的原理不敢苟同。量子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探测,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一些商家深谙部分消费者对高科技的无条件崇拜心理,认为一旦将产品和服务植入高科技元素,就如同踏上了“绿色通道”,宣传、营销都可轻松搞定。
从纳米微波炉、暗物质洗发水,到石墨烯内裤、量子系列产品等,近些年不少商家都热衷于蹭高科技热点,其中的一些套路似曾相识。当说好的“科技改变生活”成了“骗你没商量”,如何辨识个中噱头,显然很有必要。
其一,相关产品和服务大多寄生于科技概念上,有些是“无中生有”,高科技成果前脚诞生,有商家后脚就“研制”出衍生产品和服务,比如当年的孕妇防引力波辐射服、如今的量子系列产品等;有些是“添油加醋”,比如流行一时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就是将尚不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商业领域,滋生了市场乱象,误导了公众认知;有些则是混淆概念,打“擦边球”,借壳抬价,比如纳米技术与抗菌技术结合的“纳米家电”的说法,在科学上并不严谨;还有些则将高科技名词拼凑嫁接,以达到听上去越玄乎、越绕口,越吸引消费者、越有卖点的效果。
其二,从营销方式上看,拥有一套让消费者信服的“功能”和“作用原理”,是蹭高科技热点的产品和服务的“标配”。比如声称“量子水是通过载体与水接触后释放量子信息和能量,对水进行量子级别优化”;宣传“纳米微波炉采用纳米银内胆,可以在10年内持久杀菌,且表面光滑,能反射微波,耐高温、易清洗”。此外,请所谓的权威专家和匿名医生来背书、嫁接内容相似的CCTV新闻画面截图等,也是惯用手段。沿着“激发好奇-填补未知-满足需求”的路径走下来,一些消费者不幸被洗脑,沦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拥趸。
面对一些人拿高科技当骗钱的噱头,我们应该对其中的套路有更清醒的了解和警惕,同时也要明白,“科技改变生活”不是简单粗暴地“拿来”,理性规避类似高科技骗人的陷阱,也是公民提升科学素养的一个象征。
值得肯定的是,类似的蹭科技热点事件甫一曝光,权威回应和辟谣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而且,从科学纪录片、科技类公众号,到科普微视频等,科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接地气,这无疑为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提供了更便利、多元的途径。同时,更期待职能部门能对市场上伪科学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更给力,让公众能实实在在、后顾无忧地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