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并不全面 !
【现实挑战】大多数养老机构仍然亏损,98.7%京籍老人在家养老,或住不起养老机构
【应对策略】专家建议政府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
根据调研统计,北京市养老“一床难求”情况并不显著,90%的养老机构有大量空床。同时,北京市养老机构盈利状况十分严峻,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余,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专家表示,造成“一床难求”的感觉的真正原因是,能匹配企业养老机构高收费标准的需求人群比例非常低。
著名人口学家、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近日在第11届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上表示,通过统计和调研发现,2016年北京市有养老许可证的养老机构460家,居住了41000多位老年人,与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人口规模进行比较,只有1.3%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有98.7%的北京市户籍老人在家里,没有住养老机构,或者住不起养老机构。
“北京市近2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20%,有50%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50%,真正一床难求、入住率100%的养老机构只有49家,只占10%。也就是说,在整个北京市,只有10%的养老机构是一床难求的,90%有大量的空床位。”
北京市养老机构平均收费如何?乔晓春介绍,针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事业单位型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是3700元/月,民营非企业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是4500元/月,企业养老机构是9800元/月。但是北京市老年人包含养老金在内的收入中位数是3833元,50%的老年人收入在中位数以下,7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5000元,8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6000元,9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8000元……“换句话说,全北京只有10%的老年人月收入是8000元以上,而这10%的老人里,生活不能自理、有住养老机构需求的人群占15.6%,占整个北京市老年人的人群比例是1.59%。”
由此可见,能匹配企业养老机构高收费标准的需求人群比例非常低。同时,养老机构需要保证护理人员的工资,2016年年底数据显示,北京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平均工资是2778元。“护理人员的收入底线不能太低,对老人的收费标准也不能太高,上下各有一个天花板,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没人来,收费太低支撑不起投入成本,最后结果可能是导致大量的亏损甚至倒闭。”乔晓春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入住率达到100%的并非一定是收费较低的公立养老机构。“我们把北京市的养老机构按照不同的法人类型和经营模式区分,在床位利用率上,事业单位、民非和企业相差不大。企业利用率60%,事业法人单位是52%。
调查发现,即使这是已经考虑了政府补贴在内的情况,大多数养老机构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养老机构1-3年收回投资的仅占4.5%,4-6年收回投资的占4.9%,10年以上收回投资的占62%。经营方面,实现盈余的养老机构只占4%,基本持平的占32.8%,稍有亏损的占32.6%,严重亏损的占30.7%。而北京市养老机构中有78%的事业单位得到政府补贴,民营非企业养老机构有88%得到了政府补贴,企业养老机构有52%得到了支持。
乔晓春认为,“居家养老问题,仅靠企业和市场是解决不了的,政府应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政府、家庭、社会、市场应理清各自的责任边界。”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