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和往年春节期间返乡置业火热、餐饮消费旺盛、旅游经济爆棚、电影市场走俏相比,今年春节显得尤为特别。不过,在就地过年的新风尚下,不同行业也蕴含着多重商机。
从生产端看,今年春节不会出现往年较大面积停工停产情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地过年,为节后迅速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充裕的劳动力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假日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集中消费、规模出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有人认为,就地过年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对消费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实际上,就地过年也会催生新的消费红利。电商不打烊、快递不停运、企业不停工……在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实干过年已经成为潮流。商超不断档,增设购置点,线上线下齐发力,就地过年的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
故乡不能至,心却向往之。网购年货寄回家、快递礼品送祝福,“淘宝式拜年”成为今年新民俗。为一解乡愁,不少网友上网囤积年货,一份快递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集中拉动了内需。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首日,淘宝“年货”搜索量激增240%。网购年货热潮的兴起,让全国成千上万个商家迎来了史上最忙年货节,快递物流业蓄势待发。近日,快递百亿业务量所用时间刷新纪录,就彰显出快递行业蓬勃活力,也凸显了快递物流业在促进消费和畅通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春节期间文娱消费将迎来需求释放期。宅在家里过大年,在线影视行业迎来发展良机。网络视频平台和线下影视院线同为文娱产品,本身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虽然疫情再次冲击了线下院线票房,但不可否认,这是在线影视集中爆发的良机,尤其在受众接受习惯的培养、知识付费模式的形成等方面将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
就地过年,虽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却也让短途旅游走俏。宅酒店住民宿、郊区自驾游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同时,云旅游也搭建了消费新场景,甚至将成为平台旅游资源和服务创新比拼的新赛场。总体看,当前旅游业复苏的基础虽然尚不牢固,但疫情的冲击毕竟是阶段性的,消费者旅游需求并没有消失,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旅游补偿性需求将迎来巨大的释放空间。
“今年过年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已成为不少职场打工人挂在嘴边的流行语。特殊的节点,主动的选择。在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下,不少职场人自愿坚守在岗位上。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前行。
就地过大年,温暖不缺席。为了营造出别样的年味,各地可谓绞尽脑汁,发红包、给补贴、赠流量、送对联、减房租……这些举措不仅让就地过年群体感受到了暖意和关怀,也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奉献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磅礴伟力。(郭存举)
关键词: 就地过年蕴含多重商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