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郑棉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短短不足半月时间,主力合约上涨超2000元/吨,同时产业上下游籽棉、棉纱齐涨,棉价高点在哪?棉花已然成为“银花”?
节后郑棉涨速快,涨幅大
近日郑棉持续上涨,让棉市各方一片哗然。9月30日,郑棉主力合约2101收盘价格为12795元/吨,而节后归来首日,郑棉一跃而上至13295元/吨收盘,时至10月19日,郑棉盘中上冲至15305元/吨。足以看出,节后郑棉可谓牛气冲天,不足半月时间,上涨超出2000多点,与今年疫情爆发时期的急速暴跌形成鲜明对比。
新棉抢收持续,营造上涨氛围
据卓创资讯监测,今年新棉上市时间同比提前一周左右。内地棉花9月开始上市,而后到9月中旬新疆棉花上市。
主要受疆内轧花企业产能增加,新棉上市以后,棉花抢收较去年更加明显。籽棉价格也如同坐上火箭,急速上冲。其中,北疆机采棉上市初期价格为5.0-5.2元/公斤,近日已经上涨至6.9-7.1元/公斤,上涨近2元/公斤,南疆手摘棉高价跃居8.5元/公斤,新棉形成“过7超8”局面,棉农戏称:棉花已成“银花”。
外围风险缓解,市场回暖顺畅
9月初,美国计划对新疆棉花实行禁令,使棉市各方紧张气氛急速升温;到9月底,据媒体消息,美国暂时搁置禁令,同时延缓对新疆兵团的制裁。
同时,8月下旬至今外贸订单持续回流,国内业者心态不断好转,同时中国疫情防控及时,为棉纺产业在整体回暖提供了机会。
内外价差扩大,外棉性价比提高
虽近期国内外棉花价格均有所上涨,但国内表现相对更强,内外棉价格随之快速扩大。
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10月19日,国内外棉花价差升至2746.82元/吨,达到自2019年5月以来高点。价差宽幅扩大,外棉性价比提高,将促使下游用户用棉需求转向外棉,在一定程度制约国内棉花的消费,同时对国内棉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卓创资讯认为:此轮棉价上涨,既是下游需求恢复的集中体现,也是产业上游资源抢夺,结构化矛盾的释放。
整体看,下游纺织企业订单量,产品库存等多项指标环比好转,但同比偏弱的特点明显。因此,棉花价值修复仍需全产业向好托举的支撑,在当前国内及全球库存消费比维持高位情况下,棉价继续上行阻力或将加大。
短期价格或徘徊新棉目前平均的加工成本14500-15500元/吨区间,建议后期继续关注来自宏观市场消息的指引以及产业套保、业者心态等多方因素的博弈。
关键词: 棉花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