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虽然同比涨幅出现反弹,但CPI仍维持在“2时代”,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环比方面,7月CPI由降转升,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上涨的主因。
《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在食品价格中,7月份猪肉价格上涨显著。同比上涨85.7%,涨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环比也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6.7个百分点。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家统计局作出解释:随着餐饮服务等逐步恢复,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多地洪涝灾害对生猪调运产生了一定影响,供给仍然偏紧。
至此,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两月上涨。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供应改善,猪肉价格持续走低,不过,6月份猪肉价格出现回升,环比上涨3.6%,至7月,涨势持续且涨幅扩大,环比上涨10.3%。
从市场方面来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13.9%,同比上涨103%。替代肉类,如牛羊肉等价格也出现上涨,牛肉、羊肉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7.7%、10.4%。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食品价格上升是带动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7月份南方大面积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生猪调运也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猪肉价格出现反弹回升。”
《每日商业报道》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官网,查询到了最新猪肉(白条猪)批发价格行情的走势,图表显示从7月11日-8月9日期间,猪肉价格有加大幅度的波动,在7月21日达到49元/公斤,随后在7月24日回落至42元/公斤,最终7月底价格为43元/公斤。图表中还显示,从8月起猪肉价格又开始上涨,截至8月9日价格为47元/公斤,7月11日45元/公斤增长2元左右。
其他食品价格,除了由于鲜果大量上市,供给充沛,价格有所下降外,鲜菜、鸡蛋价格皆有一定涨幅。受不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3%,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由于蛋鸡存栏减少,夏季产蛋率有所下降,鸡蛋价格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上涨4.0%;;鲜果大量上市,价格继续下降4.4%。
非食品价格由上月环比下降0.1%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5%和2.7%;暑期出游增多,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9%和1.7%;夏装折扣力度加大,服装价格下降0.5%。
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4%。
至于7月CPI涨幅小幅反弹趋势是否会延续?市场人士分析,7月CPI不能改变下半年物价走势,下半年物价稳中趋降有利条件较多。首先,生猪供给稳步增加,猪肉价格对CPI上涨的推升作用减弱。同时,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这将为食品价格稳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对消费品价格传导较弱,翘尾因素也对CPI涨幅的影响呈逐季回落态势。
关键词: 7月cpi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