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经过3、4月份的爆炒之后,随着泰晶转债启动强赎,可转债市场快速降温。
从5月11日开始,中债指数连续8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3.19%。目前已有11只可转债已经跌破百元面值,上市首日必爆的场面也一去不回。
新债上市火爆不再
泰晶转债摘牌进入倒计时。
5月20日,泰晶转债发布实施赎回的第五次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5月19日收市,泰晶转债收盘价为144.27元/张。根据赎回安排,5月26日收市后尚未实施转股的“泰晶转债”将按照100.45元/张的价格提前赎回,因目前二级市场价格与赎回价格差异较大,如未及时转股或未卖出转债,可能面临损失。
5月20日泰晶转债的收盘价是139.14元/张,相比3月19日的高点420元/张,短短一个多月下跌了66.87%。
同一日,百姓转债也发出实施赎回最后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5月20日是百姓转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未实施转股的百姓转债将全部冻结,停止交易和转股,将按照100.058元/张的价格被强制赎回。本次赎回完成后,百姓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5月20日百姓转债下跌3.47%,报130.03元/张。
泰晶转债急转直下的表现,让此前被火热爆炒的可转债市场快速降温。5月20日收盘,已有11只可转债跌破100元面值,包括亚药转债、维格转债、搜特转债、亚太转债、迪龙转债、小康转债、迪森转债、双环转债、17浙报EB、时达转债和海澜转债。而在本月初,仅有2只转债的价格在100元之下。
目前价格最低的是亚药转债,最新收盘价是82.28元/张,盘中最低触及81.699元/张。也是目前转债市场中,唯一一只价格低于90元/张的可转债。
4月9日刚刚上市的搜特转债目前的价格也跌至100元之下,最新报收93.67元,而其上市当日曾冲高至111.85元/张。
此外,新券凌钢转债虽然暂时维持在百元以上,但其5月13日才上市,5月18日便击破面值,最低跌至99.9元/张。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可转债具有T+0交易、流通盘较小的特点,此前遭到了游资的爆炒,导致可转债此前的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这部分的溢价正是可转债近期风险比较高的主因。游资炒作可转债,主要是根据可转债的剩余规模,部分可转债随着债券转换为股票之后,流通盘越来越小,从而激发了可转债的投机价值,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游资参与。不过随着泰晶转债事件的影响,可转债估值开始收敛,跌破面值的个券增多。”
转债指数连跌8日
中证转债指数自5月11日开始,连续收出8根阴线,累计下跌3.19%。转股溢价率已开始大幅缩水,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目前正在交易的256只可转债中,转股溢价率出现负值的达到76只,相比四月初大幅提升。
新债上市后的疯狂景象也有所收敛。以时间来分段看,5月7日之前22只新上市可转债首日平均上涨16.16%,而7日之后13只可转债平均上涨为15.47%,平均涨幅有所收窄。
其中首日上市涨幅最低的两只凌钢转债、起步转债是5月7日或以后上市的,首日分别上涨2.6%和4.06%。
涨幅最大的前三只均为4月份上市,分别是海大转债、同德转债和博特转债,上市首日涨幅均在30%以上。
兴业证券分析师黄伟平的研报则用“绚烂已极,转债渐冷”来形容可转债近期的表现。他认为,转债调整的三个维度:一是整体上外资流入趋缓使得股市活力不足,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给资产定价带来压力,转债中权重品种如银行、券商明显调整;二是正股表现不佳、转债缺少债性保护,资金撤出时估值是“无源之水”,导致对应的转债陷入尴尬境地;三是优质券的回调与转债整体调整步调一致,后续优质券若入转股期,如果正股下跌则转债缺少新的赚钱机会。
不过,虽然转债市场近期出现明显回调,相比今年4月份36%的转股溢价率有所回落,已回落至25%左右,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对于未来可转债的投资机会,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绝对价格较低的标的变现明显弱于高价标的,明显的回撤与近期的无风险利率回升有关,更与投资者情绪关联大。低价券策略更适合短期博弈,而非长期价值,正股表现才是转债盈利的核心源头,把握好正股与转债的效率区别是转债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重点。
关键词: 转债指数连跌8日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