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资料图】
甘肃定西通渭县58岁的残疾大叔王礼余,坚持7年在自家院子里每天升国旗。95后支教老师宋月媛,见大叔的旗杆是竹竿做的不牢固,于是自掏腰包为大叔竖起新的旗杆还修建了升旗台。
3月19日,王礼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曾患重病,治病花费20万元,国家给他报销了13万元,在院子里升国旗是为了感激国家对其的帮扶。
王礼余曾以修鞋、开小卖部为生(受访者视频截图)
残疾大叔跪地升旗7年
“有了新旗杆,再也不用担心竹子旗杆被风吹倒了。”3月19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王礼余,他正在宁夏银川办事。
王礼余告诉记者,他家住通渭县李家店乡王家河村,今年58岁,幼年从炕上掉落致骨折,因医疗条件有限,导致双腿残疾只能跪地行走。他靠修鞋攒了一些钱,结婚生子,后又在当地开小卖部,养活一家七口人。
2015年,王礼余因患心脏病,不得已将小卖部转卖,凑钱到北京治病。王礼余告诉记者,因为筹钱治病,家里经济一度陷入困境,正在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给了他治愈的希望。他治病花费20万元,国家给他报销了13万元。
在北京治病期间,王礼余和家人到天安门广场看过一次升国旗,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他感慨道,“是国家大病救助,给了我二次生命。”
2016年1月,王礼余回到家中,买了一面国旗,用竹子做旗杆,开始在院子里升国旗。他介绍,每当国庆节、春节,就会换上一面新的国旗,把换下来的旧国旗保存在家中。
王礼余用竹子旗杆升国旗多年(受访者视频截图)
支教老师为他竖新旗杆
今年2月,在外地创业两年的宋月媛决定回乡发展,跟着父亲来到李家店乡,成为当地的一名支教教师。宋月媛介绍,她父亲在李家店乡从事金银花推广种植项目,与王礼余相熟。2月底,刚到支教点,她从父亲口中得知了王礼余跪地升国旗的故事,便登门拜访。
交谈中,王礼余的经历令她十分感动。宋月媛表示,王礼余却身残志坚,懂得感恩,“他把自己活成了太阳。”
宋月媛说,王礼余院子里的国旗杆是用竹竿做的,底部绑上钢筋插在泥土里,一根竹竿不够长、不够结实。最终,她决定自费帮他更换不锈钢材质的旗杆,并请工人建了一个小型的升旗台,总共花费近2000元。
3月6日,王礼余邀请宋月媛一起,第一次在新旗杆上升旗。“看着院子里飘扬的国旗,我内心也无比澎湃、自豪。”宋月媛说道。
新旗台建成首次升旗(受访者视频截图)
他用自己的方式感恩
近日,王礼余坚持跪地升国旗的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不少网友为之动容。
19日上午,李家店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了王礼余坚持升国旗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她曾在基层做过帮扶工作,虽未直接帮扶王礼余,但刚来乡里参加工作时就知道他的情况。王礼余身有残疾,早年在乡里街上修鞋、开小卖部。近些年,当地的金银花种植产业发展较好,王礼余没有等靠要,他又参与了当地金银花种植产业。
谈及王礼余坚持跪地升国旗,该工作人员表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感恩国家。
金银花种植技术人员指导王礼余(左)修剪金银花(受访者视频截图)
王礼余告诉记者,有生之年会将一直坚持升旗。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Xinhua Commentary: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injects fresh energy into human development-每日信息
- 重磅微视频:春天的启航 当前观点
- 美联储紧急贷款飙升至新纪录 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天天微资讯
- 美国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再次上升 非裔情况最严重
- 美国两日内发生第四起火车脱轨事故:21节车厢倾覆 部分车厢裂开
- 巴西经济学家:中国数字化转型和移动支付令人印象深刻
- 【环球速看料】文明的坐标·洋主播探馆丨香料也能当药材?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 全力保供农资 各地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当前消息
- 全球连线|中华文化的“青春力量”:迷“国剧”,传唱“中国腔”
- 动态焦点:全球连线|中华文化的“青春力量”:爱“国学”,传诵“中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