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汉江环绕的襄阳东汊,两个大型测量塔在江面上缓缓下沉,它们下面就是一个长86.5米、宽31.2米、约2.3万吨重的沉管,已下沉到25米江底。“ 首节沉管精准沉放,与岸下的钢框对接成功!”
紧盯监控屏幕,中交二航局项目总工孙晓伟拿着对讲机喊,现场100多名建设者一片欢呼。
沉管,就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箱子”,箱子“内腔”是行车道,因为两端封闭,其潜浮在水面。要让它下沉,要灌注8个大水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工人们分布在不同方位,操纵汉江水下10组锚桩、8台卷扬机,沉管不断调整“姿态”。
通过信息监控系统检测调控,项目团队实时掌握沉管下沉过程中的姿态,经过3小时的注水,沉管缓缓下沉至汉江水下25米处,其止水带与岸下钢框无缝对接,亲密“相吻”,误差仅几厘米,实现滴水不漏。
东西轴线,连接襄阳市东津新区与樊城老城区的一条快速通道。中交二航局负责修建的鱼梁洲段全长5.4公里,总体采用隧道结构,其中两次下穿汉江的沉管隧道总长1011米,是华中地区首条内河沉管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整体建设规模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
孙晓伟介绍,最难的环节是沉管已经下沉到指定位置,需要进行精度调位和对接安装,汉江水文条件复杂,水下能见度不超过30厘米,加之沉管体量相当于一艘小型航空母舰,要达到沉管管节对接接头偏移不超过20毫米,轴线偏差不超过50毫米。
为此,在沉管预制阶段,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采用沉管整体式全断面顺浇法,为国内首创;在一次舾装阶段,首次提出装配式端封门结构,并将自主研发的国产GINA止水带使用于沉管隧道建设,打破了国外垄断。而在本次沉放对接前,由二航局自主研发的内河沉管基床高精度智能移位浮式整平船,已经对汉江水下25米的河床,进行误差只有±4厘米的高精度卵石铺设整平,为沉管对接铺平“大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向昌文徐文学)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