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武汉这3条新路有了标准地名,其中一条路叫“树人路”
2021-02-09 18:17:13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极目新闻2月9日讯(记者王荣海)武汉新增的3条道路有了标准地名,根据《武汉市地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武汉市民政局发布了江岸区部分道路标准地名通告。其中有一条路因位于育才小学树人校区旁,命名为“树人路”。

一、小南湖侧路Xiǎonánhú  Cèlù

位于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辖区,该路段南起江汉北路,向东北延伸后向西北沿湖至小南湖公园南门,全长约187米,宽约6米,为南北走向,水泥路面。因小南湖坐落于此,该道路直接通向小南湖公园南门,故名。

二、台南小路Táinán  Xiǎolù

位于江岸区台北街道云林社区辖区,该路段南起省客宿舍,北止台北一路,该路始建于1978年,全长约300米,宽约8米,为南北走向,水泥路面。因该路在原台南社区范围,周边地区都以“港澳台”地名为序命名,故名。

三、树人路Shùrén  Lù

位于江岸区二七街道联合社区辖区,该路段东起二七侧路,西止武汉育才小学树人校区,全长约481米,宽约8米,为东西走向,水泥路面。因该路在育才小学树人校区旁,育才小学是一所有着丰富文化底蕴、丰硕办学成果的一流名校,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树人有培养人才之意,故名。

《武汉市地名管理办法》明确,地名的命名和更名,应当按照国家、省和本办法相关规定办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和更名。

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反映地名的个体属性,通名反映地名的类别属性,不得使用通名词组命名地名;

(二)符合本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地名规划,体现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特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符合被命名实体的性质、功能、形态、规模和环境等实际情况;

(三)地名用字准确、规范,含义健康,使用方便,避免使用生僻字、异体字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

(四)一般不以人名命名地名,禁止以国家领导人名、外国人名、地名以及无明确中文含义的外语音译词命名地名;

(五)一地一名,名实相符,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地名一般与所在地的主地名一致;

(六)本市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本市行政区域内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名称,本市行政区域内街路巷、住宅区、大型建筑物的名称,同一个乡(镇)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集镇、自然村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七)新建和改建的城镇街路巷的命名符合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的原则;

(八)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城镇街路巷的通名按照建设规模、道路走向分为“大道”、“ 街路”、“里巷”三级,具体命名规范由武汉市民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关键词: 武汉 新路 标准 地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