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中部某城市的读者周女士,最近来信讲述了自己的烦心事。前段时间,她犯了胃病,到当地医院就诊,病情没有得到好转。于是,她准备去北方某大城市知名三甲医院挂号,进一步检查治疗。
“听朋友说,线上预约挂号很方便,适合去外地看病的人。”周女士说,这家知名医院每天上午9点放号,她每次都准时守在手机边。“奇怪的是,总是挂不上号。不是显示‘您的请求正在处理中’,就是‘当天已无号’。”
一个多月过去,周女士的胃经常疼。有人建议她找“黄牛”。
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多地医院暂停了一段时间的线下挂号业务,推出线上预约服务,要求实名认证。按理说,“黄牛”很难再通过连夜排队、插队抢号等手段囤积号源了,更多患者能公平挂到号。可是,本报读者来信版近日收到多封来信,反映网上挂号难的问题。
为何还会出现挂号难?“黄牛”还抢号吗?记者在北方某大城市的一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调查。
“挂不到号找我,绝对靠谱!”医院门口,一个自称“老宋”的中年男子看记者停留了不少时间,主动凑上来悄悄耳语。
“消化科的专家号,能挂上吗?”记者询问。
“能啊!只要医院里有的专家,都能挂上。除了挂号费,另加600元钱就行。”“老宋”信誓旦旦。
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十分紧俏,线上掐着点也很难抢到。而“黄牛”是怎么抢到的?
“现在跟以前挂号不一样,大多网上操作,APP、微信、挂号机都得学。”说话间,“老宋”颇有些自得,“一方面,靠我们自己开发的抢号软件,另一方面,雇人抢号,人越多,抢的号也多”。
记者在医院挂号区看到,1个黄牛占着3台挂号机,面前摆着5部手机,正频繁地操作。据“老宋”说,他是趁着医院放号,正在帮别人抢号。
问及如何应对实名认证,“老宋”说:“这个简单,把你的异地就医账号告诉我,记得提前把密码设置成123456。”
交出异地就医账号和密码,个人信息安全怎么保障?“老宋”解释:“大家都这么做,有啥不放心。要是不给密码,我们登录账户还要手机验证码,岂不更有安全风险?”
看记者犹豫,“老宋”又翻出几段微信聊天记录,对记者进行展示,并且一再说,“干这行快10年了,你尽管放心”。
针对“黄牛”利用新技术线上抢号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易丽丽建议,应依法加大对“黄牛”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医院也要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比如,拓宽放号渠道,升级挂号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科室、专家预约情况,动态调整重点号源,让放号比率更合理、方式更科学。与此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和医生队伍管理,流程上可以在首诊后直接约诊,既能避免复诊患者再次挂号,也能遏制“黄牛”钻空子。
“‘黄牛’抢号问题,说到底还是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易丽丽表示,近些年,不少地方推行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模式,有利于患者就近看病、享受远程医疗便利,期待更好推广,避免患者扎堆到大城市大医院,减轻就医负担。(史一棋)
关键词: 网上看病挂号难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