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因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相亲服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在手机应用商店,婚恋交友类App数量极多,不少下载量在千万以上。“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类App鱼龙混杂,有的存在大量虚假账号,一些不法分子藏身其中,以相亲为名实施诈骗,给用户带来精神和经济损失。
网络交友遭遇雷同套路,有的被骗高达数十万元
近日,山东烟台莱山公安破获一起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经公安部门调查,犯罪嫌疑人将自己包装为有多处房产、有豪车,并和朋友共同承包酒店的“优质男”。与受害者接触一段时间后,他以“承包酒店需要周转一下资金”为由,诈骗十余万元。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一些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多,“婚托”“酒托”“饭托”层出不穷,甚至成为诈骗分子的“栖息地”。
青岛市民俞凡近期下载了一个主打同城交友的婚恋交友App。“在平台认识了几名女性。她们有的主动提出想深入了解,有的甚至很快就要见面。让人怀疑的是,这些人的聊天方式都很一致,并且时不时提到投资赚到了钱,建议我也参与。”俞凡说。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2月,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35件,占同期受理诈骗案件总数的8.05%。通过分析发现,此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都高度雷同。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也均看到,关于婚恋App用户遭遇诈骗的案例和相关投诉,仅今年就有几十起。有受害者在某婚恋App上花费高价购买了VIP服务,以为后续的相亲能更放心,在此后与平台上的异性接触过程中放松了警惕,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大量虚假账户能“轻松”注册,不法分子招募“聊手”
记者调查发现,婚恋交友类App之所以频繁引出诈骗案件,与这类App中账号注册审核不严有较大关系。用户花费不菲,本以为能遇到合适的人,但很多看上去优质的对象并非真实用户。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婚恋App中不少条件优异的用户,其实是虚假账号。这些虚假账号,是由“中介”通过支付报酬拉拢人注册的账号。虽然有的App似乎审核较严,需要注册者上传照片、视频等信息,但事实上,账号注册后使用者并非注册者本人,而是由客服统一运营管理。
一位业内人士把记者拉入一个名为“婚恋集结”的QQ群。记者看到,群里已有1700多人。时不时有“中介”发布账号注册任务,完成一单给予20元到80元不等的“佣金”。不少群成员会接单。“中介”还会要求在注册账号时,将个人资料按照他发布的内容填写,例如将信息设置为:“年龄35岁,学历本科,职业计算机,月收入1万至2万元,身高1米60”。有“中介”说,一些婚恋App为付费VIP用户提供智能匹配功能,这些信息精确的账号正是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但内容大都是假的。
记者找到一名“中介”,询问如何使用这些账号。对方表示,运营人员会先对账号进行包装,在平日里对聊天对象嘘寒问暖,取得信任,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这些账号打包卖出。这名“中介”坦承,这些虚假账号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例如,在聊天时怂恿对方购买虚假股票等金融产品。
“不法分子会利用用户求偶心切的心理,先编造优质的个人条件,再慢慢用话术让受害者‘上钩’。最后,被害人往往会遭受情感创伤与财产损失双重打击。”一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杀猪盘”频繁出现在婚恋App上,这类婚恋诈骗案件多有团伙性作案、涉案数额大等特点。
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引导平台强化规范
法律专家认为,互联网婚恋市场是技术革新下的产物,要通过法制规范维护其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网络平台对注册账号审核不严,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一旦账号被不法分子所用,相关平台需承担相应责任。
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恩民表示,虽然诈骗犯罪与交友平台的匹配服务没有直接、必然联系,但婚恋App如果在审核管理上存在漏洞,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屡次出现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账号进行诈骗的平台,监管部门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关注并加大惩处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等专家认为,网络婚恋平台出现的诈骗案有一定隐蔽性,有的犯罪团伙甚至身处境外。监管涉及网信、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形成监管协同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
公安部门办案民警提示消费者,在进行网络交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在未了解对方真实身份、意图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有经济往来。一旦对方提出借钱、转账、投资等要求,务必要三思而后行,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新华社济南3月20日电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天天观焦点:春意盎然!一组海报带你感受春天里的中国
- 最新:重庆着力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铁牛”进得去 良田耕出来(深阅读)
- 报道:声动中国丨“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幸福”
- 强信心·开新局|云南:铆足干劲冲刺经济“开门红”-天天速读
- 热议:牛津大学教授亚当·史密斯:制度性“关节炎”令美政治僵化
- 每日关注!十年又十年——美国谎言将伊拉克推向战乱深渊
- 【环球热闻】美国战争罪行录|锐参考
- 河北隆化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_全球热头条
- Xinhua Commentary: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injects fresh energy into human development-每日信息
- 重磅微视频:春天的启航 当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