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合理衔接地方下班时间,更务实也更有针对性,如果推进顺利,将切实给家长减负。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
因下班与放学时间不一致,家长苦接送孩子久矣。一些家长为了解决“接送难”,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有的抛下工作临时“溜号”,腾挪时间接送孩子;有的家长组织起来,轮流接送;有的交给“小饭桌”,但要付出不菲的价格……总之,为了解决接送孩子问题,一些家长用尽“十八般武艺”,但却要付出高昂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实际上,早在2017年,为解决放学后部分家长无法接孩子的困难,教育部就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不过,各地采取的模式各不相同,主动性也存在差异,课后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并没能实现为家长减负的目的。此番教育部要求课后服务全覆盖,且和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更务实也更有针对性,如果推进顺利,将切实给家长减负。
课后服务本来就是一项便民工程,然而,之前有的地方开展课后服务,并不考虑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有的课后服务在下班时间之前结束,有的则晚于下班时间,家长很是为难。这就要求,地方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也必须兼及服务家长的导向,结合大部分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此前,对于课后服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地方认为课后服务主要是提供给放学无法接孩子的学生家庭,不应该追求全员参与。而另一种意见认为,课后服务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可以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值得全面推广。
从教育部做出的“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的表态看,是采纳了后一种看法。相信这是综合权衡了学生服务与家长减负的考量结果,接下来,就需要各地制定实施细则,让“课后服务全覆盖”的要求圆满落地了。
需要看到的是,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必然涉及相关经费保障问题。现实中,课后服务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财政补贴成本分摊模式,由财政给一定补贴,由参与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所有课后服务的成本由政府承担。地方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课后服务供给模式。
今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将从2021年春季开学后,分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与之前的课后服务相比,新的课后服务延长了时间,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这充分考虑了家长的下班时间,得到家长的普遍支持和舆论一致点赞。
所以,由于各地的财政实力不同,开展课后服务需要因地制宜。但总体原则应该是,要把课后服务打造成学生素质拓展的新平台,既解决家长接孩子的现实难题,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整体减负的重要工作。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