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牛年同欢庆,新闻里面“牛”事儿多。今年春节长假,北京青年报记者每天为您梳理追踪一个曾经被新闻“热炒”的牛事儿,以新闻的视角为您的节日增添一分“牛气”。
2021年初,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和国学家范曾先生授权其两幅含有牧童和牛形象的牛年生肖作品登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纪念卡。在日常通勤中,市民即可通过这方寸卡片欣赏“有事于西畴”的耕种意趣,畅想“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田园生活。
范曾先生画牛,神韵气质俱佳,一向是业界新闻追逐的热点。2017年7月,“高怀云岭——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共展出范曾先生自24岁至今的100余幅画作,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文化盛事。其中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老子出关》,表现的就是牧童牵牛,老子坐于牛背之上的形象。
此番先生笔下的牛从馆藏的“高阁”走到颇具“烟火气”的一卡通卡片上,先生自有一番论道。他通过电话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非常愿意作品以生肖票为载体进行传播,无论是邮票,还是交通卡,他希望以这种大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播艺术和文化。“我现在已经80多岁了,精力好的时候会画一点画,但很难与大家有过多的互动,所以也算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尽可能地传播一些艺术信息。”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的一卡通生肖年票选择了范曾先生“耕种”和“归牧”两幅画作。这两幅画作,均是牧童牵着憨态可掬的黑牛,分别描绘着耕种中的牛和耕种后牧童牵牛回家的场景。
其实为千万人持有的“一卡通”设计生肖造型,范曾先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2019年,范曾先生为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设计了生肖猪年纪念票,正面以先生墨宝“亥年吉祥”四字为主形象,背面选用先生画作,孩童加小豚栩栩如生,寓意金猪年万事顺利;2020年,继续设计鼠年生肖纪念票,其中“老鼠偷油”的形象尤其为市民津津乐道。
就今年的生肖牛造型,范曾先生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谈道,这幅画映衬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之意,所谓“有事”指的就是农耕之事。这句话也被用于先生书画的题款,体现文人画创作的诗意和趣味。由于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范曾经常和村里的牧童玩耍,“尤其是对牛羊等动物非常熟悉,因为这些儿时记忆,我很喜欢画牧童和牛。”
范曾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喜欢画牛,主要是受到老师李可染的影响。因为老师从小生活在农村,对牛的形象非常有感知,经常向他谈起,牛作为农耕时期最主要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紧密。农耕时期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牛勤勤恳恳的劳动,即使到了农业机械化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离不开牛奶等必需品,可以说牛正是代表着“劳动”“奋斗”的价值。
在2021年牛年新春到来之际,范曾先生还手书了一副对联“浩莽寰球值厄运,诸邦应识塞翁马;文明古国逢新年,大匠甘为孺子牛”。激励大家用“孺子牛”的奋斗精神战胜新冠疫情。而这副春联也出现在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展陈中。
内存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范曾先生出身于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洋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