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典咏流传》上演感人一幕
泪目!听障孩子唱出天籁之音
本报记者 关一文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最新一期节目的舞台上,有一首特别的动人作品,被节目嘉宾康震称为“天籁之音”。歌曲只有一个音节,却令所有观众为之感到震撼。14个听障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用不同的音高,唱出一个相同的音节“啊”,唱响了传流千古的经典名篇《画》。它打通了“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的壁垒,是传递爱与平等的生命赞歌。
乐曲伊始,《画》中的诗句首先用手语方式传诵出来。而当那高低起伏的和声由14个听障孩子唱出来时,全场人都惊了。“第一个音发出来的时候,我瞬间被击中了,那是真正美好的声音,不在于多,在于单纯。”节目嘉宾朱丹惊讶之余感动不已。
无声合唱团的组织者和发起人是青年艺术家李博与张咏。原本准备组乐队的俩人在街头无意间听到了一个着急的呐喊声“啊”,这个令他们感到惊艳的声音出自一个正在找东西的失聪人。“我能感觉到他所有的情绪和状态都在这个声音里,我们应该把这个声音用到音乐里,让别人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个偶然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踏上了前往“无声世界”的旅程。在几千公里外的大山里,他们来到了广西凌云县的特殊学校,去寻找可以发出这样声音的人。然而,想要做出一个作品远比想象的难很多。每一个孩子都会用手语示意他们“不愿意”“不行”“做不到”。这种情况让李博和张咏吃了“闭门羹”。李博意识到,在“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中,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屏障,这些孩子无法被外面的世界接受,因为不被理解。“孩子们不愿意,是因为他们不想把自己的缺陷展示出来。”想到“揭人伤疤”,李博和张咏决定放弃。可就在辞别之际,一个孩子冲出来紧紧抓住李博的手,发出了一声“啊”。
“那一声‘啊’……那一声‘啊’……”李博激动地几度哽咽,说不出话。他满眼泪水,颤抖着说:“那一声‘啊’,是他们想要去寻求平等和自信的开始,是他们愿意向我们展示他们行。”最终二人决定留下来,而一留就是五年。
这群孩子天生聋哑,让他们发出不同的音高并配合默契地完成一个音乐作品,有无法想象的困难。李博、张咏采用“感受振动”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发声。“每个音高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触摸喉咙就会有感觉。”张咏一脸幸福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在教他们的时候,我们靠得很近。让孩子们摸我的嗓子,我也摸着他的嗓子。”
节目现场,台下的嘉宾廖昌永也按照张咏的指导登台教学,他和合唱团一个成员陆成军相互摸着喉咙,多次尝试后,这个孩子真的发出了和廖老师一模一样的“啊”,二人的声音一同回荡在舞台上,台下观众情不自禁纷纷鼓掌,感动得热泪盈眶。
康震称赞李博、张咏二人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工作。“对失聪的孩子来说,发出自信的声音,就是恢复他们全部自信的突破口。而你们就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打开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大门。”节目结尾,朱丹分享了爱与平等的信念,“身体有缺陷,不是这些孩子能选择的,他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世界本来就隔着一些障碍,张咏、李博这样的人努力在这中间架起一座桥,希望很多人不要用误解和特殊眼光将此堵上,我们应该一起把这座桥建得更宽广。”
关键词: 央视《经典咏流传》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