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万物竞长
【资料图】
清明节临近
这既是人们踏青、郊游、祭祖扫墓时节
也是野菜等植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广西疾控中心提醒各位:
不要采食不认识的、不安全的、
不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野菜类植物
慎防因进食野菜等植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常见野菜等植物种类
蕨菜、商陆、菊三七、毒芹、马桑果、断肠草、藜芦、黄独果根、鲜黄花菜、化儿草等。
常见野菜等植物中毒症状及致病特点
发病与否、症状轻重与进食量和品种密切相关。如一次大量(如15-75克以上,有个体差异)食用有毒野菜等植物,可在30分钟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有口唇发麻、四肢无力、血尿、黄疸、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抽搐、惊厥、意识障碍等,甚至危及生命。
应急处置措施
停食、催吐、送医院。
出现不适症状时要马上停食、催吐,并紧急送医院救治。
催吐时可用手指、鸡毛或其它代用品碰触中毒者咽部,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压迫其舌根部催吐,直至毒物全部吐出为止。对症状严重者要马上送医院或打120紧急救治。
防控措施
1.不采摘、不购买、不进食不熟悉、不安全的野菜等植物。
不要在公路旁、水沟边、化工厂、垃圾场周围及刚喷洒过农药的农田附近等区域采摘野菜。
不购买不认识的野菜。
食用野菜前,最好先了解不同野菜的性味及药用价值,不要随意品尝不熟悉的野菜,有肝、心脑血管疾病、胃病等病史人员更要慎食或不食野菜。
2.科学加工,控制食量。
尽量不生食野菜。
科学加工野菜,部分野菜要经水焯或浸泡足够时间去除天然毒素后烹饪才能进食。
食用前最好拍照留存野菜等植物照片。食用时要控制食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野菜等植物。
3.加强学习,保障健康。
加强食用野菜等植物知识学习,关注舆情报道,正确识别安全的野菜,选食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有安全保障的野菜。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