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开年首季,国内消费稳步恢复,在此基础上如何扩大消费,仍然是一项艰巨任务。日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谈及消费时表示,“恢复”主要是立足当前,针对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的接触性消费,着力提升消费信心,恢复市场活力。“扩大”就是着眼长远,在恢复的基础上,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中国消费市场本就拥有巨大潜力,随着经济重回正轨,消费升级也在重拾升势。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自发过程,需要我们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新业态促消费的澎湃动能,实现消费增量最大化。
从抓消费恢复到促消费扩大,新业态创造的消费新增量比较抢眼。其中,网络零售的举足轻重作用已在过去3年中充分展现,今后还将进一步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0544亿元,同比增长6.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476亿元,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更令人欣喜的是,网络零售的业态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从“万货商店”变成“万物到家”,其触角正从城市伸展到广大乡村。事实表明,网上零售是提振消费的长期可靠的长远之道。
在网络零售中,以“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内送达”为特征的即时零售近年来异军突起。综合多家零售平台数据可见,今年一季度,实体门店的线上订单量同比去年提升约46%。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地被点亮,“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正成为扩消费的亮点。
即时零售所激发的市场增量具有持续性。在需求侧,即时零售激活夜间消费,满足居民非日常时段的消费需求;将实体店原本的经营范围由1公里拓展到5公里,从而扩大客群覆盖面。在供给侧,即时零售聚拢了更多本地门店和品牌资源,商超百货、杂货店、便利店等本地实体门店入驻平台的分布密度和广度正不断提升,以日益丰富的商品更好满足本地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实现了与本地实体共生共荣,二者不是有些人士担忧的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恰恰相反,即时零售代表着广阔本地市场的消费新趋势,有力地带动线上线下渠道趋向深度融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即时零售,表示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这显然是对其扩大消费的可观潜能和积极作用的充分肯定。
当然,扩大消费还应在改善消费条件上做更深、更广的工作。根本而言,消费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预期。这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还取决于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前景。此外,还需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面更多地向居民部门倾斜,尤其要重视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提振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信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把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只有如此,中国居民手中数万亿元超额储蓄,才能转化为澎湃的消费浪潮;以新业态新场景扩大消费,才能具有更深厚的根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郑 敏)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