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广西山歌在国内唱出了名堂,培养出来不少年轻的“歌王”,他们以山歌表现生活,演绎出精彩的广西故事。
【资料图】
90后“歌王”有故事
广西山歌新秀、90后“歌王”蒋成在一众山歌老将之中格外显眼。
1999年出生的马山小伙蒋成,从7岁开始学习山歌。2014年,蒋成拜壮乡知名女歌王黄月霜为师,拜师后的第二年,黄月霜曾带蒋成参加桂林阳朔遇龙河漂流节的山歌比赛。当蒋成真正站到歌台上时,脑袋突然一片空白,什么赋比兴什么押韵平仄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当时羞得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知耻而后勇的蒋成,在师父的鼓励、点拨下,苦练即兴编歌,学习前辈们的临场经验,渐渐地重拾信心。随着参赛次数越来越多,如今的蒋成收获无数奖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青年“山歌王”。
“老一辈的山歌只是单纯的对唱,没有加上表演,听不懂的人会觉得有些乏味。”学成后的蒋成尝试在山歌中加入情景剧元素,观众通过表演来更多了解山歌想传达的故事和正能量,“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欢山歌”。
让山歌焕发“青春”
山歌是广西传统文化的瑰宝,不少音乐制作人通过创新,让山歌焕发出“青春气息”。
2011年,音乐人徐帅接到了一个大型晚会音乐制作的邀约——展现壮族节日庆典民俗组画《骆越阡歌》,而《骆越阡歌》中一首名为《园内芭蕉树》的曲子,采集自武鸣当地老歌王的作品。徐帅在当地文化部门有关人士的介绍下,找到了老歌王,“当时老人家年纪已经很大了,行动也已不便,但他唱起这首《园内芭蕉树》时的激情,让我非常感动。”在对这首原生态山歌再创作中,徐帅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合了传统技巧,“唱出壮族人的淳朴和真诚”。
这些年来,徐帅一直坚持参与与广西山歌有关的音乐制作,“创作时我会尽量把传统的山歌和现代音乐结合起来,让老歌焕发青春”。
新潮曲风唱山歌
近年来,在不少演出中,都能看到侗族姑娘龙菲菲的身影,作为一名山歌手,她和同样喜欢山歌文化的小伙伴成立了“3号博物馆”乐队,多元新潮曲风演绎的山歌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和乐队一起演出的龙菲菲(中)。受访者供图
龙菲菲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是侗族大歌传承人,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他们经常去采风的地方。“和侗乡的父老乡亲们弹着乐器、唱着歌,是最幸福的事。”龙菲菲说,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她和乐队成员们常常出去采风,学习当地原生态的山歌和民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广西的山歌,龙菲菲还会把制作音乐的过程与音乐成品做成短视频发到网络上,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一起学习交流。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