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2月18日消息(记者 程立龙)兔年春节期间,一条“邹城市后八里沟村2200余人合拍全家福”的视频在网络上火速出圈。画面中,从黄发老者到垂髫儿童,全村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文化“两创”网络主题宣传行进式采访团来到济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了解这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感受后八里沟村从穷村乱村成长为“全国文明村”和村民“共富”村的美丽蝶变。
把时光指针拨回到2004年,当时的后八里沟村是周边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后进村,那时候村“两委”班子人心涣散,村里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歪风盛行,村民心灰意冷。
(相关资料图)
当年11月,后八里沟村村“两委”换届,许多村民找到宋伟,希望他能回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当时的宋伟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和物业公司,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一边是蒸蒸日上的事业,一边是贫穷落后的家乡,犹豫之时,父亲的一番话坚定了宋伟回村任职的信念:“后八里沟村再穷,也是你的家乡。你扬眉吐气了,也要带着村里人扬眉吐气!”当年年底,宋伟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开始为家乡谋划出路。
面对当时的困局应当如何破题?“首先得心齐,所以当时就想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和凝聚力。”宋伟向记者回忆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后八里沟村作为齐鲁版图上一个千年古村,自古就有孝善的传统。村“两委”班子结合村庄现状,用“孝善”统一村民思想。宋伟回忆说,当时村里一边倡孝善、立家风,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要求子女必须赡养老人,成年子女必须统一缴纳赡养费50元、每周给老人做两次饭,用硬规矩培养子女孝善行为。一边树榜样、聚人心,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讲孝善、行孝善,做孝老爱老敬老的“领航员”,引导村民对标对表立家风。
风清气正,后八里沟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改变,村民的力量也能“拧成一股绳儿”,人心齐为后八里沟村后续的脱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种产业发展的后八里沟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2012年,后八里沟村整合集体资源,成立鑫琦集团,寓意“鑫琦心齐,人心齐,泰山移”。集团最初从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商贸物流等行业做起,后来又扩展到教育培训、中医康养、旅游、无人机制造销售等多个产业领域,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新时代科学发展模式。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宋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7年,当时全村集体资产总值达35亿元,为了让村民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里拿出13亿元为村民、员工配股。村里创新配股模式,体现公平,所有村民每人配一股成员股;兼顾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增发两股养老保健股,为20岁以下青少年增发一股抚幼培养股。为了让全体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实现个人回村时的初心,宋伟将个人应得的10多亿元股权和收益全部捐献给村集体。
富裕后的村民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 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现在,后八里沟村全村积累集体资产60多亿元,平均每户拥有四五百万元的原始股,村民年人均收入6万元,实现了原村民1760人的村庄向现有居民30000多人的较大社区转变,也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的荣誉称号。
在后八里沟村,文化“两创”的实践绽放“幸福花”,结出“共富果”。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全球热头条丨【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赋能航天产业化跑出“加速度”,这里力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
- 世界热推荐:【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穿越时空,一览三千年前的帝都
- 奋进的春天 | 企业订单快速增长 国际货运市场活跃
- 奋进的春天|多点发力 开局之年谋发展_环球讯息
- 当前资讯!锚定发展加把劲|甘肃:巧打特色牌 兴产又富农
- 抓住机遇,与中国市场共成长——外国中小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三)
- 最新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美国人不支持对乌克兰提供武器-世界今日讯
- 美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表示美政府永远不会承认破坏“北溪”管道 全球热议
- 美“毒火车”事件发生超两周 事发地生态和健康疑虑仍存
- 自诩“人权灯塔” 美国童工问题成灯下黑:天天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