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在影视作品中可能看到过一种“外骨骼机器人”——人们把特制的设备穿在身上,通过传感器读取并给驱动系统发出指令,就可以带动身体运动。这种科技装备集合了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现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智能康复领域。
市场关注度的提升,让大家都干劲十足。节后刚刚开工,他们就讨论起了今年准备拓展研发的方向。在现场,企业负责人写下了“用户需求没破”几个字。为什么没破?要怎么破?一张被研发人员紧紧攥着的手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原来,这张图纸的设计已经是在五年前了。和这张图纸一样,这一本厚厚的手稿里,全都是从企业创立时开始,所有研发人员关于未来外骨骼机器人的想象。有的能够帮助失能人群重新站立,或者可以帮助增加弹跳,还有的无需动力,通过匹配肌肉和骨骼就能够减轻行走疲劳感。但是由于当时整个产业还处于初创期,产业链上下游还不完备,企业想找到合适的配套元件都面临着困难。
就在此时,浙江在全国率先公布“机器人+”方案,积极推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帮助企业从零部件开始,与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相关企业展开联合攻关。配套逐渐完善,研发也初见成效,但到了市场推广时,又面临着新的难关。
就在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明确提出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持,更将重点放在了养老服务方面。国家层面政策出台,当地残联、民政部门也积极上门与企业联合成立了智能康复中心。同时,帮助企业对接国内各大医院,建设临床科研合作基地。如今,用户越来越多,企业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