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灵川扎狮“守”艺人 妙手传承醒狮魂
2023-01-28 10:54:45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资料图片)

逢年过节舞龙舞狮是不少地方的民俗,舞狮是否精彩,除了舞狮者的水平,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头尤为重要。1月24日(正月初三),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古镇,民间手艺人周以林加紧扎制狮头,以赶上春节舞狮闹春活动所用。

周以林在给狮头上色。记者 游拥军 通讯员 黄勇丹 摄

周以林今年48岁,是地地道道的大圩人,祖上扎制狮头的技艺从清代开始传承,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到周以林已是第九代了。

周以林小时候看到爷爷给狮头上色,被鲜艳的色彩及丰富的纹样所吸引,便开始跟随爷爷、父亲学习扎制狮头。他坚守传统工艺,制作的传统舞狮在当地享有盛誉。“周氏纸塑狮头技艺”2019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头制作工序复杂,十分考验手艺人的经验,“用竹篾扎狮头骨架是制作狮头的第一步,它决定了狮头能否呈现出威武的气势与灵动感。狮头在色彩运用上有着严格的规定,传统的狮头主要有黄、蓝、青三种颜色,都用于节日庆典等喜庆场合……”说起狮头的制作,周以林一脸兴奋。

要做出栩栩如生的狮头,主要有四个步骤:扎、扑、画、装。以竹篾、纱纸为主料扎出狮胚,以纱纸、纱绸为原料扑狮,用油彩上色,再用可活动的连接装置把下巴、睫毛和耳朵装上……完成上述程序,需要20多天。扎制狮头是一项需要精雕细琢的工作,像周以林这样的熟手师傅,一年最多只能制作20来只狮子。

“一只整狮能卖6000元,一年扎制的收入近10万元。”周以林说,由于传统扎制狮头的工艺繁杂,耗时长,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好在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不少人开始关注这门老手艺,也有村民想来拜他为师。

“今年扎制狮头的订单明显增加了。”周以林说,光是大圩古镇周边的村子就订了好几只。他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在兔年,大圩古镇一定热闹非凡。

关键词: 大圩古镇 栩栩如生 热闹非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