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平潭12月10日电 题:一名台湾建筑师在福建的“生活日记”:乡村振兴,两岸共创
中新社记者 闫旭
“乡村振兴,两岸共创。”台湾青年蔡幸爵的“小蕉生活日记”中写着这样一句话。
(资料图片)
小蕉,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的一个村落,距离市区仅15分钟车程。村中,镜湖、水杉、旱溪、古厝村居相映成趣,森林覆盖率达86%。
2019年,在台湾从事建筑行业20余年的蔡幸爵因缘际会,从台湾新北来到小蕉村,投身到大陆乡建乡创的热潮中。在近日于福建平潭举行的第十一届共同家园论坛上,蔡幸爵带着“小蕉生活日记”,分享了他参与乡建乡创的故事。
2018年以来,福建省在大陆首创以乡建乡创为主题的闽台合作模式、第三方全程辅导服务模式和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模式,探索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乡村振兴。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政策举措不断创新、合作成果不断扩大、服务支撑不断增强、融合效应不断显现,让从事建筑业的台湾青年跃跃欲试。
由蔡幸爵担任运营长的福建省三明市跨界自造团队,由来自两岸乡建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小蕉村热情召唤,蔡幸爵和团队成员们成为“新村民”。
作为一座千年古村,小蕉村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周边散布着宋、元、明、清的古窑址。这让蔡幸爵看到了“活化”小蕉村的可能——复兴古窑址文化,让村庄发展更具生命力。
“这件事就是‘顶层规划+社区营造’,用3个月为小蕉画一份蓝图,再用3年陪伴小蕉将蓝图逐步实现。”蔡幸爵和驻村团队走村入户,踏遍每个角落,进行资源盘点与文化挖掘。
在蔡幸爵看来,乡建乡创首先要寻求村民的配合参与。因而,路旁闲话家常、在幸福院陪叔叔阿姨们唱歌等,成为团队工作的一部分;借着一场场村民小讲堂的分享,小蕉村村民开始热情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
在小蕉村一待就是3年,蔡幸爵和团队的伙伴们驻扎在村里,从设计、监工一直到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开展陪护式服务。
“‘活化乡村’少不了资金、知识与创意,我们除了借力政策与招商,也通过实习方式引入多所两岸高校师生到小蕉参与工作,甚至留下来创业就业。”蔡幸爵说,青年们陪着村民一起改造生活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合力举办活动,小蕉村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同时,也有不少外出发展的年轻人返乡。
如今的小蕉村,以千年古窑历史为基石,打造陶文化主题文创村。同时,农副产品经过设计再包装,手工(植物染布、手工皂、皮具制作等)培训班及各类文创活动相继举办,使小蕉村焕发可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新的一年临近,蔡幸爵计划再邀请台湾青年来实习。“大陆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场需求很旺,而且有许多暖心的惠台利民政策,台湾青年来这里发展正当其时。”蔡幸爵说,与当地村民一起努力,乡建乡创的愿景一定越来越好。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