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广西漓江流域综合治理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料图)
“保护好桂林山水,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图为俯瞰桂林山水。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对猫儿山小鲵的生活环境进行监测。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 摄
图为漓江流域鹭鸟翩跹。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漓江上的捕鱼表演成了许多游客的“打卡”项目。人民日报记者 祝佳祺 摄
图为漓江畔的象鼻山。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 摄
借助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糖舍”吸引了许多游客参观。人民日报记者 祝佳祺 摄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尽情挥洒,向世人展现着中华大地的壮美奇绝。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着力打造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坚持把漓江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呵护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通过综合治理,如今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已达80.46%,漓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今年1-9月桂林地表水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三。
“保护好桂林山水,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说,“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规律,统筹推进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立完善漓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漓江流域生态保护格局。”
采石工变成了植草复绿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古人诗句中的桂林山水,如今风景依旧。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综合治理,全面清理整治采石场、非法采砂、住家船及网箱养鱼等,实施漓江补水、污水治理、护林改造等工程,漓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黎家村,漓江的一条支流浅浅地穿村而过。要不是村民毛春发把记者带到村后的这片凤尾竹林,我们怎么也不相信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热闹的采石场。
“这么美丽的桂林,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再也不可出现乱砍乱挖、杀鸡取卵的蠢事了。”53岁的毛春发曾是地道的牧羊人,整天和山林打交道使他熟悉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黎家村暗嵅村小组附近的石头山上,富含方解石。2000年前后,有人投资在这里办起了采石场,毛春发也成为了采石场的员工。
“刚开始都需要手工挖,刨掉土层挖下去全是‘米石’,后面就有大车开进开出地运,炸山的,运石头的,十几个人忙里忙外,一天能运二三十车。”毛春发所说的“米石”就是方解石,是一种工业原料,当时每吨售价约30元,“我经常从早干到晚,一天就挣二三十元。”
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山体被越挖越深甚至从山坡一路向下挖到了地下河,连同出村的道路也都洒满了碎石和粉尘。
2014年,桂林申报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毛春发说,这是黎家村生态环境由乱到治的转折点。“2013年,暗嵅采石场彻底关停了,我也从一个采石工变成了村里的植草复绿工,定期在山间巡视,有时帮植树种草,只要有复绿任务,每天能有120元收入。”毛春发感慨说,“能守护好这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让子子孙孙永续利用,知足啦!”
其实,国家历来重视桂林山水的保护,特别是对采石问题要求很严。2012、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继出台,对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保护工作和有关建设活动做出明确严格的要求。但漓江流域生态管理工作涉及20多个部门,管理体制机制并未理顺。2013年4月,桂林市委、市政府全面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挂牌成立了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这也是关关开开的黎家村暗嵅采石场,能在2013年底彻底关停的根源。
漓江保护,不能止于此。
2019年底,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资金,组织实施暗嵅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200万元,修复面积8207平方米,采用堆叠植生袋和覆土种植等方法,种植适应性高、生长快、维护少的栾树、葛藤、类芦、芭茫等乡土植物,采用近自然的修复工艺,最大限度实现生态景观原真性。
矿山复绿了,要最大化发挥景观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改造。2015年以来,桂林市投入17亿元,打造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建成沿岸生态慢行步道、历史文化长廊、景观亮化工程,实施“绿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实现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
随着环境逐渐改善,近些年村子平常可见的鸟类种类变多,连对生态环境十分挑剔的白鹭也越来越多了。生态环境好了,加上村里保留有古栈道等古迹遗存,近年来,徒步进村的游客也多了。“经常有游客来就吃点农家饭,有些也会买些农产品。农户多了一些增收渠道。”毛春发说。
“从‘糖厂’到‘糖舍’一字之差,却是空间梦幻般的蜕变”
进入阳朔县城的国道车水马龙,在一处高大茂密的竹林掩映的小门前,诸葛亚兴奋地停下来脚步:“看,如今被称为‘糖舍’的高端度假酒店,原来是糖厂,那是原来的锅炉房和大烟囱,外表看上去一点都没有变化。”
诸葛亚说的“糖舍”,曾是桂林市四大制糖厂之一的阳朔县国营糖厂。诸葛亚的父母是这个国营厂的工人,她自己在这里出生,直到上大学才离开。工厂就在漓江边上,从漓江取水,也向漓江排污。由于环保无法过关,2003年工厂彻底倒闭。
2006年,这个在漓江边占地近50亩的废弃工厂被投资者看中。新业主怀着对老糖厂工业遗存的浓厚兴趣,决定在糖厂原址通过改造和再设计,建设一家有国际水准的高端精品度假酒店“糖舍”。比如,江边码头上当年吊运甘蔗的两排高大的老桁架完全保留,成为露天泳池的最大看点;上世纪60年代的蔗糖制炼车间,巧妙地改造成了有沧桑感的现代餐厅和画廊;工厂区原有的地下管道、普通木窗、坑洼的地砖都做了保留。
“过去的工业建筑,修饰一下便具有独特的美感!我们把老建筑保留下来,实际上比建新建筑更昂贵,花的时间更长。老建筑的修复持续了8年。”投资人杨晓东说。老建筑保留下来,“糖舍”的魂才在。直到现在,当地人还习惯称这里为糖厂,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牌还写着糖厂站。
有山水,有记忆,有活动,有体验,“糖舍”成了阳朔高端旅游度假酒店的标杆,人们来这放松心情、寻找“乡愁”。尽管受疫情影响各地的旅游业面临游客不足等困难,但在阳朔县,“糖舍”每天依然一房难求。
“我听说过这个酒店,但真的来到这里还是觉得震撼,山水、建筑、历史,时空融合的美深深吸引了我。”来自英国的游客麦克说。
“甲天下的山水,理应创造出能永续利用的高附加值。”诸葛亚感慨说,“从‘糖厂’到‘糖舍’一字之差,却是空间梦幻般的蜕变。从污染漓江山水的工厂到发展高端旅游,这是利用桂林山水最巧妙、附加值最高的一种方式。”
深厚的工业积淀也为桂林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工厂车间、机床设备……这些遗产记录着城市历史,体现着城市特色,是阅读桂林的重要物质载体。芦笛路8号原为桂林电子衡器厂厂址,响应国家政策,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废旧厂区进行改造,建成了桂林智慧谷文创产业园微企孵化器——一个以文创教育、科技孵化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园;城市的另一头,由汽修厂改造而成的瓦窑公社落成已久,这里计划通过改造三栋老厂房,打造“桂林的798”艺术区。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桂林的金字招牌。“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桂林市市长李楚介绍,近年来,桂林市在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正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格调品位,大力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比如,桂林的休闲度假、医疗康养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了三千漓、桃花湾等一批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了益田西街、崇华中医街等一批特色街区,会仙湿地度假小镇等一批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健康旅游项目落地实施。2021年,70多家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桂林,接待游客突破1.38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800亿元。
“保护好猫儿山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是保护漓江的基础”
“走慢一点,不要惊到小鲵。”行走在水塘边,广西桂林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科90后科员李永杰背着挎包,踮着脚,悄声对同行同伴嘱咐道。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800百米,一个树木重重掩映的水塘里,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广西特有物种——猫儿山小鲵,又称娃娃鱼。李永杰说,小鲵属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期生存,可称得上是“活化石”,研究小鲵属动物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猫儿山是广西北回归线南侧一颗“绿色明珠”,连接着中国珠江、长江两大水系。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6.48%,是广西原生性最强的水源林林区之一。2011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猫儿山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是保护漓江的基础。”李永杰说。
据介绍,1976年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雏形——漓江水源涵养林保护站成立,从此开启了猫儿山保护的事业。经过45年的建设,保护区范围内目前共设立13个管理站,通过管理站点标准化建设和人员规范化管理,利用高效的巡护监控管理系统,将管理站管护人员出勤情况、巡护轨迹和事件上报等纳入巡护管理系统,建立了一支生态保护铁军。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近年来,经常能听到受伤的毛冠鹿、小黑熊等动物误闯入周边的农村,得到周边村民救助的故事。
“生态环保的意识古已有之,在旧时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背景下,人们仍然重视生态环保,今天我们更要传承生态理念。”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文忠华说。
为避免保护区“有证开山”问题再次出现,近些年,漓江风景名胜区前置审核上收至桂林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层面。2021年,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重新修订《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形成“大环保”格局,实现环境管理全覆盖。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方式纳入全市绩效管理,建立保证金制度,对考核优秀的退回保证金并给予工作经费奖补,对考核不合格的保证金不予退回并约谈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严格的问责、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