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壮族芭蕉香火龙舞 成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角”:每日快报
2022-12-08 09:52:20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相关资料图)

提起壮族芭蕉香火龙,大家一定会想到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的壮族芭蕉香火龙。作为青秀区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舞蹈,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时光荏苒,如今这一传统文化经过重新编排,已成为当地部分学校学生大课间活动的“主角”。

壮族芭蕉香火龙舞是壮族稻作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对龙在天旱时舍身变芭蕉救民感恩情结的体现。2010年,壮族芭蕉香火龙舞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2年,南宁市青秀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 “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近年来,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第七代传承人周建孟在原有基础上对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舞步进行了创新,舞龙寓意也结合乡风文明进行了提升,创新编排了《过桥龙》。

芭蕉香火龙正在舞动。记者 刘增璇 摄

周建孟介绍称,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兼收并蓄了师公戏、傩戏、武术、杂技等传统文化的舞蹈与动作,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例如:新编排的壮族《过桥龙》体现了壮族传统敬老的文化内涵与勇于追求幸福、奋力攀高的进取精神,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祖先的感恩情怀。下一页

关键词: 香火龙舞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