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临近大雪节气,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冬意渐浓。在六堡镇四柳村的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忙着“老茶婆”的蒸压工作。“老茶婆”是六堡茶独有的品种,摘取霜降后的茶树叶子制作而成。蒸压炉上烟雾缭绕,空气中茶香袅袅,为冬日染上一丝沁人暖意。
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内正在干燥的“老茶婆”。新华社记者 程睿泽 摄
以“红、浓、陈、醇”及独特的槟榔香闻名的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杀青、揉捻、堆闷等一系列工序。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六堡茶制作工艺也是此次申遗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近年来,广西不断推动茶产业纵深发展,有着千年历史的六堡茶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传统制茶工艺的六堡茶虽然受到市场喜爱,但因为制作周期长、口感不一等问题,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
“手工制作一天加工不到100斤,这样的效率,产业是做不大的。”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爱云说。
“我们在生产环节上下功夫,改良生产设备。”谭爱云说,多年来,经过对设备生产流程和口感调试不断改良后,一条传统工艺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在她的茶厂里投产。通过对茶叶进行分拣,再机械化揉捻、堆闷,自动化生产线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风味,一天的产量也达到2000斤。“以前茶叶收购季,请30个工人都忙不过来,现在只要3个工人,一天就可以加工1万斤的鲜叶。等明年订购的12台揉捻机到货,一天的春茶加工能力就能增加到1.5万斤。”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程睿泽 摄
在苍梧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一条传统工艺生产线刚刚组建完成。“生产线是完全按照传统工艺的流程来打造的,光是杀青后堆闷就要30到40分钟,因此传统工艺六堡茶从鲜叶进去到制作完成起码要24小时,通过自动化生产,一年产量能够达到400吨左右。”集团生产经营部经理黄佑红说,这条生产线在来年春茶收购时就能投入使用。
近年来,广西积极构建六堡茶全产业链体系,茶产业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在产业源头上,梧州市启动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推动规模茶园建设,同时致力于六堡茶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六堡茶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当前,梧州有茶园20.43万亩,年产六堡茶2.5万吨,综合产值约110亿元。
苍梧县委副书记马士成说,传统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对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茶文旅’模式,让茶产业造福更多的种茶人、制茶人和饮茶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