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1月23日,记者从广西气象局获悉,预计未来3天广西有弱降雨过程,各地可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努力缓解旱情。
2022年11月21日甘蔗干旱灾害等级监测图。
据介绍,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前期,广西全区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偏少和气温偏高程度均居历史第二位,全区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加重,对甘蔗、玉米、缺水灌溉的晚稻、柑桔等农作物和林果的影响较大。其中,干旱导致玉米和缺水灌溉的晚稻茎叶早衰,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籽粒充实,导致粒重降低,不利于稳产增产;干旱对黄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也有明显不利影响。干旱对种植在旱坡地、缺乏喷灌设施的柑橙柚、柿子、香蕉、火龙果等水果也有较大影响,不利于果实正常生长发育,易导致果小、皮厚,严重的甚至发生日灼病,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久旱骤雨则容易裂果,影响较大。持续干旱少雨导致土壤水分持续亏缺、土壤板结,不利于秋冬种作物播种、出苗和已播秋冬种作物的幼苗生长。
此外,7月至10月是甘蔗茎伸长关键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时期。广西中部、北部蔗区自9月至11月上中旬基本无大范围明显的降雨过程,遭受了严重的持续性干旱,对甘蔗生长发育不利。旱区甘蔗蔗茎伸长和增粗明显受阻,严重受旱蔗区的蔗叶卷缩干枯、节间短密、蔗株矮小,部分没有灌溉条件的甘蔗甚至受旱枯死,对产量形成不利。
而11月15日至19日广西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空地联合人工增雨后,全区普降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到大暴雨,有效缓解了旱情,对广西各地加快秋冬种进度和扩大种植面积比较有利,以及在田作物和柑橘类果树恢复生长。其中甘蔗特旱和重旱比例由68%降至33%,尤其是特旱比例降低了43%,有效缓解了大部蔗区的甘蔗旱情,旱情缓解的蔗区主要在柳州(柳城、柳江等)、来宾兴宾、南宁(上林、宾阳、邕宁、武鸣等)以及崇左(扶绥)等地。当前,还有来宾、贵港两市大部蔗区、桂南部分蔗区和横州蔗区等地的旱情缓解程度不高。
广西气象台预计,未来3天全区有弱降雨过程,适宜秋冬种作物播种、出苗和已播秋冬种作物的幼苗生长,也利于甘蔗的恢复性生长。建议各地继续积极做好各项防旱抗旱工作,气象部门继续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努力缓解旱情。科学制定甘蔗砍收压榨进度计划,如干旱严重蔗区需优先砍收,以降低糖分损失。做好防低温霜冻的准备工作。如遇霜冻天气,可采取熏烟保温防冻措施;有条件的蔗区适度引水灌溉蔗田,增加土壤湿度,使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加、夜间降温缓慢。做好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甘蔗病虫危害严重的蔗田不留宿根,蔗茎不做种,翻蔸重新种植甘蔗;改种冬植蔗的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施药防治螟虫及地下害虫。
此外,广西气象台预计,今年冬季(2022年12月-2023年2月)总降雨量桂东北120~180毫米,其它地区60~120毫米,全区大部偏少1~3成。冬季气象干旱发展的可能性大。预计今年冬季气温波动大,阶段性低温可能出现在2023年1月上旬到2月中旬,桂北地区出现低温冰冻雨雪天气的可能性大。大部地区霜(冰)冻总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初霜期接近常年同期,终霜(冰)期较常年同期偏晚。日照总时数偏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