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沙11月10日电 通讯:成本飙升 污染加剧 波兰家庭过冬困难重重——聚焦欧洲经济严冬之二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陈琛 张章
47岁的约安娜·马茨科维亚克-潘德拉曾担任波兰环境部副部长,是波兰能源领域的专家。在当下欧洲多地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她决定淘汰厨房里的燃气灶,改用电磁炉。她还为老房子购置了热泵和光伏板,为漫长冬天提前做准备。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雾霾天气下的波兰华沙老城夜景。新华社记者 陈琛 摄
眼下的波兰,能及时安装过冬新设施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暴增的换新需求令设备供不应求,一时恐难到位;另一方面,普通家庭优先考虑成本,淘汰原有设施势必增加经济负担。
波兰煤电约占电力供应的70%,对进口煤炭依赖较大。波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该国进口的硬煤中,75%来自俄罗斯。然而,今年波兰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禁煤令”,4月起就停止进口俄煤炭,比欧盟实施该项禁令还早。
强行切断与主要能源合作伙伴的正常贸易加剧了能源供应短缺,企业和民众不得不为制裁措施埋单。目前波兰煤炭价格已飙升至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全年电价预计上涨24%。
这是11月3日拍摄的波兰华沙商场货架上的电暖器。新华社记者 陈琛 摄
“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500%的燃料价格涨幅,”马茨科维亚克-潘德拉告诉新华社记者,许多波兰家庭在冬季来临之前没有储备足够的煤炭,“现在我们正面临供暖麻烦……从其他国家进口煤炭则涉及运输和分销渠道问题,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波兰雾霾警报组织是当地知名的空气质量监测机构。机构发言人彼得·谢尔盖告诉新华社记者,调查显示大约60%的波兰家庭没有足够的取暖燃料过冬,这非常令人不安。
这是11月3日拍摄的波兰华沙居民的季度账单和暖气费等额现金。新华社记者 陈琛 摄
为降低民众取暖成本,解决过冬能源短缺问题,波兰政府6月决定暂停执行家庭取暖用煤质量标准。这项应对今冬能源危机的“权宜之计”引发了人们对环保问题和对脱碳减排政策倒退的担忧。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欧盟5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36个位于波兰。
11月3日,一名波兰华沙的居民调低暖气温度。新华社记者 陈琛 摄
谢尔盖认为,能源紧缺、价格飙升、放宽煤炭质量规范等,都是波兰空气质量恶化的推手。“现在能源价格不断飙升,人们只能选择最便宜的燃料,甚至出现了燃烧垃圾取暖的情况。”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冬,如果气象条件变差,污染将比往年更严重。
创办了一家能源转型智库的马茨科维亚克-潘德拉说,真正的挑战在于没有用于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波兰在能源转型上已经落后,如果继续下去,下一个冬天又会怎样?”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