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1月4日电 题:“南菜园”里采摘忙——广西果蔬产销一线见闻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吴思思、雷嘉兴
图为晚塘村一名村民正在果园里查看芒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雷嘉兴 摄
深秋时节,素有“南菜园”之称的广西,蔬菜水果迎来采收高峰。
连日来,记者在广西百色、贺州等地看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菜农、果农们抓紧晴好天气,采摘成熟的瓜果蔬菜。经过分拣、包装等处理,这些新鲜果蔬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从广西的田间地头奔向全国各地。
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浮田村脐橙产业基地,果树葱郁,满园橙香四散开来。果农们正在用加压水泵给果树灌溉。“现在果还有些青,再过10天左右就可以采。”浮田村村民奉求雄说,3年前他新种了1200棵脐橙树,今年已陆续挂果,迎来好收成。
浮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小丽说,浮田村是福利镇脐橙种植的核心区,种有5000多亩脐橙,“因为脐橙品质好,我们都是订单式销售,多供往广东、福建等地,基本不愁销路。”
记者在位于右江河谷的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晚塘村一处收购点看到,来自云南的采购商饶正银正忙着向村民收购芒果。“收购来的芒果直接通过冷链货车运往云南红河的农贸市场,上午采收的芒果当天晚上就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
“今年收成不错,多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元!”晚塘村村民陶兰花忙着将一筐筐新采摘的芒果卸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是四季蜜芒成熟上市的时节,与夏季芒果实现错峰上市,填补了秋冬季市场新鲜芒果的空缺。”
在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的一片田地里,农户正忙着对西红柿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工作。“今年村里种了超3000亩西红柿,亩产预计能超1.5万斤,明年1月就可以陆续上市了。”兴城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海燕说,种植秋冬菜已成为村里农户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广西良好的气候条件就像是‘天然大温室’,十分适合种植秋冬菜。”
广西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秋冬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水果产业也是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水果产值达到1017.65亿元,蔬菜播种面积1596.3千公顷,蔬菜产量超4000万吨。
在贺州市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内,连片的高标准温室大棚排列整齐,通过对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大棚内种植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能比露地蔬菜产量翻几番,产值更是数倍增长。“这种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产量,也能保证品质,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贺州市平桂区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韦剑说。
近年来,广西加快实施露地蔬菜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优化设施大棚蔬菜产业布局。此外,广西印发《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倡水果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量、质量取得突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广西蔬菜水果产业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以及品牌化发展。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