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深秋时节,雪域高原寒意渐浓,在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的猕猴桃基地,却是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村民或忙着采摘猕猴桃,或忙着打包装箱。眼看着一批批猕猴桃装上货车,基地负责人郑天成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察隅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河谷深处,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水汽和光照充足。今年60岁的郑天成来自四川雅安,偶然发现察隅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禀赋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便开始在此地试种猕猴桃。
在察隅县种猕猴桃,郑天成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多数村民甚至不知道这种水果为何物。2011年,郑天成在下察隅镇夏尼村承包了20亩土地试种猕猴桃。然而在高原种植猕猴桃并非易事——高原种植其习性会有哪些变化?哪些品种适宜在当地种植?郑天成和技术人员几乎天天扎进果园里,不断摸索,精心呵护每株幼苗。
2015年,基地收获了1万多斤猕猴桃,很快销售一空,这让郑天成受到极大鼓舞。为让猕猴桃在当地形成产业,郑天成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并耐心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介绍种猕猴桃的致富潜力。
从最初的试种,到成立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如今郑天成的公司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达1050亩,涉及下察隅镇的夏尼村、京都村、松古村等多个村庄。
曾经的荒坡变成了绿地,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夏尼村村委会副主任胡胡龙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只能靠种地谋生,随着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伙儿的致富渠道拓宽了不少。按照每亩2200元的标准将土地流转,2021年村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61.6万元,此外基地全年用工7500多人次,村民获得劳务收入30多万元。
“今年基地猕猴桃产量预计超过50万斤,按每斤15元的均价计算,产值将达到750多万元。”郑天成说,公司未来还将引种黄桃、黄果柑、耙耙柑等,进一步以高原好生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察隅县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基地、龙头企业承包经营和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大力扶持猕猴桃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规模近3000亩,62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察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拉巴次仁说。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释放
- 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奏响了一曲昂扬的双循环“进行曲”
- 东航新增国际航班数翻倍 国际航线业务也呈现出“回暖”的趋势
-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