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9日电 通讯:将把更多中国书籍带给以色列读者——访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以色列出版家皮埃尔·拉维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张天朗
一块用中文拼音写着“你好,来自耶路撒冷”的小黑板,醒目地挂在以色列出版家皮埃尔·拉维位于西耶路撒冷家中的墙上,成为他独特的迎客标识。
(资料图)
旁边的柜子上,摆放着从中国寄来的获奖证书和奖杯,还有拉维孩子们的照片。“这些都是我的骄傲。”拉维对记者说。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纳入国家荣誉框架下的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2020年12月,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办,隆重表彰为推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突出贡献的15个国家的15位获奖人,拉维是其中之一。
“接到邮件通知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到非常惊喜。这份殊荣是对我所作努力的肯定,使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回忆起得知获奖时的情景,拉维仍激动不已。
自年幼起,拉维便开始阅读与中国有关的书籍,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令他心驰神往。当时,市面上关于中国的希伯来语书籍非常有限,内容大多局限在历史领域,这让拉维感到非常遗憾。
儿时的遗憾,后来变成了拉维在职业领域探索的动力。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出版社,积极与中国出版社合作,陆续将20余本中国图书编译成希伯来语出版,其中包括介绍中国发展理念的书、小说和学术类教材等。他与女儿合著的两本儿童读物也被编译成中文,由中国出版社出版。
“以这样的方式与中国建立联系,了却了我儿时的心愿,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拉维说。
2019年,拉维访问成都,第一次品尝辣味十足的火锅,亲眼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他说,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人惊叹不已,他也更加意识到促进以中两国人民彼此了解的重要性。
拉维说,以色列和中国相距遥远,两国许多人从未到访过对方国家,减少两国人民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尤为重要。“在我看来,文化特别是书籍,是增进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够帮助不同国家的人跨越鸿沟、拉近距离。”拉维告诉记者,他已与多家中国出版社签署协议,在不久的将来把更多中国书籍带给以色列读者。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释放
- 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奏响了一曲昂扬的双循环“进行曲”
- 东航新增国际航班数翻倍 国际航线业务也呈现出“回暖”的趋势
-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 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划好“责任田”制定安全生产“责权清单”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不可麻痹大意
-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仓储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