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慕尼黑10月26日电 综述:“中国制造”重装亮相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朱晟
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于24日至30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00家参展商,其中,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等约90家中国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展。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聚焦行业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中企展示的产品也呈现这一行业趋势,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成为展商角逐的关键赛道。众多新品、新技术于展台首秀,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徐工集团今年第11次参展,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森告诉新华社记者,徐工今年带来了起重机械、挖掘机械、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桩工机械、高空作业平台6大类近50台新产品,“这是我们在海外展会中携带展品最多的一次” 。
刘建森说,新冠疫情没有停止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脚步,徐工借助展会这个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中联重科今年携带7大类别54款产品参展,高端展品涵盖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工业车辆等领域,其中超过50%的展品为欧洲本地化制造,向世界全面展示企业国际化融合发展和海外本地化制造的成果。
中联重科海外公司总经理助理范志德对记者表示,今年的展会时值公司成立30周年,全新打造的新能源或智能产品,充分展现公司科技实力与创新成果。
山河智能在本次展会上推出22款自主研发产品,尤其在挖掘机板块带来诸多全新产品,主要包括零排放纯电动微型挖掘机。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新告诉记者,今年在欧洲地区销量有望突破5000台,企业后续将继续加大研发和人力投入,开发更多产品,适应欧洲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
拥有本地化营销和服务支持团队的三一欧洲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邓海君表示,在全球顶级行业展会平台与其他强大的对手同台竞争,有助于集中展示企业实力和创新,让国际客户集中感受产品的差异化和高品质,持续推广民族品牌。
慕尼黑会展中心负责人斯特凡·鲁梅尔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是博览会十大参展方之一,慕尼黑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参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的热点议题包括未来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通往自动化机器之路、采矿、数字化工地和通往零排放之路。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影响力最强的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以及建筑和工程车辆及设备的专业展览会,每三年定期在慕尼黑举办。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 国庆假期“冷门”旅游城市受欢迎 “宇宙的尽头”登上热榜
头条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被释放
- 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奏响了一曲昂扬的双循环“进行曲”
- 东航新增国际航班数翻倍 国际航线业务也呈现出“回暖”的趋势
-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 竞争力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划好“责任田”制定安全生产“责权清单”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不可麻痹大意
- 连续五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仓储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 山岳类景区进入榜单 老年人出游已成为人们“十一”假期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