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南宁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2-2032)》,公示显示,本次规划线网方案由14条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总长度约205公里。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14条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范围较广,不仅涉及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等主城区,还经过武鸣、蒲庙、六景等离南宁市中心较远且未开通地铁的区域,线路建成后,将更好地满足区域内外的交通出行需求,给市民带去便利。
▲南宁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2-2032)规划图。来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根据本次规划期线网方案,本次规划以建设“轨道上的南宁”为总目标,构建与需求相匹配、与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相协调、功能层次清晰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网络,重构综合交通体系,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引导城市出行结构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分区域、分功能构建低运量轨道线网,与城市生活圈紧密融合,与地铁线网便捷换乘,低运量轨道线路灵活运营,适度预留未来发展条件。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运输能力划分为大运能系统、中运能系统和低运能系统三类。我国目前的地铁系统属于大运能系统,其运输能力一般大于或等于30000人次/小时,适用于地下。而低运能系统主要包括悬挂式单轨、钢轮钢轨有轨电车、虚拟轨道胶轮电车以及导轨式胶轮电车,其运输能力一般小于10000人次/小时,适用于地面,例如重庆云巴示范线、武汉“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等。
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合肥、重庆、郑州等城市也均于今年相继发布了相关建设规划。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运量等级上而言,大运量和中运量轨道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低运量也有着节能环保、工期短、造价低、设置灵活等特点。
“低运量轨道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市构建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有利于进一步加密地铁线网、延伸地铁服务,支撑公共服务中心及重点发展地区建设。”该业内人士指出,低运量轨道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相应服务等级的交通需求,同时还能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相匹配。通过车辆定制服务,可满足城市景观、旧城风貌、历史街区等特殊区段的要求,打造高品质交通、文化、旅游复合廊道,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环境。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 服贸会10年见证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 积极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届投洽会将围绕3大板块
- 分为初期、近期、远期3个阶段 跨座式单轨交通客流预测年限应与设计年限一致
- 线上便捷性和个性化推荐优势逐步放大 多快好省的即时零售正在脱颖而出
- 与其他领域不断融合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数字化特征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河南2022年现代化建设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 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 新科技与新产品层出不穷 重庆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业含“新”量和含“绿”量
- 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 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