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跨境电商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物流时效曾是跨境电商的一大痛点,而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来自中国品牌的稳定服务,也更愿意为中国产品买单。
10月以来,“中国取暖设备火到欧洲”的话题屡登热搜,而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就高达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
近日,我国前三季度外贸数据发布: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同比增长9.9%。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在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跨境电商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跨境电商“一路高歌”
11月6日,在位于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的唯品会跨境电商西南中心仓,一件件货物正打包完毕,整齐码在置物架上,等待装车发送到全国各地。
“现在我们的日均单量有1.2万单。”重庆唯品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王波告诉记者,唯品会西南中心仓进口产品以美妆为主,主要来自日韩、欧洲等地。
“得益于今年中欧班列增仓的情况,运输产品量更多,销售情况也可观,今年我们会提前完成目标!”重庆瑞美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陶莉说。这家去年3月落户两江新区的公司主营百货、家电及木材产品,主要出口欧洲。今年计划出口贸易额10亿元,目前已完成90%。
记者从保税港区集团了解到,为了给消费者营造全新的进口商品购物体验,两路果园港综保区提前进入“火力全开”模式,全力备战“双十一”,各类海淘货物蓄势待发。截至目前,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内的“双十一”平台商家备货量342万余件,预计整体备货量400万件。
“目前不管什么品类的电热毯,只要到了欧洲就是抢手货。”山东启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李超说,7月以来,厂内订单档期爆满,有些订单实在是要得急,赶不完工期只能放弃了。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对欧洲空调、电暖器、电热毯等家电产品出口呈增长态势,其中电热毯以97%的增速引领其他品类。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兵称,跨境电商作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已经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1.4万余家,其中2022年1~9月新增注册企业2,900余家,58.2%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
广东咨询公司iiMedia预计,中国电商出口额将从2021年的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3万亿元人民币。
创新开拓外贸新蓝海
作为天猫国际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董臻贞曾一手搭建起天猫国际的全球供给体系。成立9年来,天猫国际形成了直购、平台、直营三大进口模式,这是为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业务策略的升级。
“今年,我们内部有一个重大的组织升级,海外直购BU与天猫国际BU正式融合,直购、平台、自营三大进口模式将深度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董臻贞说。
今年双十一将至,除阿里巴巴上线天猫国际外,亚马逊开通海外商品直邮中国业务,京东推出海外购等,各大平台、物流、支付等环节的创新,进一步开拓了外贸领域新蓝海。
传统外贸近年来受到冲击,跨境电商却发挥独特优势,释放巨大潜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双向贸易合作的重要渠道。
作为重庆数字贸易产业服务领军企业,大龙网集团2016年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两国双园”创新模式,并持续深耕,以“四大赋能”为着力点,通过国内国外联动进行布局。该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冯剑峰告诉记者,2021年,大龙网平台流水达到1000亿元。
“跨境电商是企业服务于市场的工具,工具好企业自然要用。”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冯兴伟说,企业摩托车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政策利好,为企业拓宽海外掘金路。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达到132个,基本覆盖全国;海外仓数量超过2000个,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此外,我国还与五大洲23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力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10月31日,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运营。园区计划在未来五年,引进100家跨境电商出口和服务企业,孵化400家初创企业,总出口额将超过160亿元。作为首批入驻的企业,重庆伍加柒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表示:“我们更加有底气做好、做大、做强实体产业。”
据了解,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培育步伐日益加快,各地积极复制推广近70项成熟经验做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各综合试验区累计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超过2000次。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各综合试验区已累计制定41项国家、行业等标准。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在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方面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产业公共服务,探索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创新等举措。
目前,我国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通过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风险防控等监管和服务的“六体系”,以及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量身定制了近百项支持政策,初步建立起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框架。
“要确保已出台的稳外贸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支持外贸企业保生产保履约,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建颖如是说。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坦言,物流时效曾是跨境电商的一大痛点,而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来自中国品牌的稳定服务,也更愿意为中国产品买单。在国际消费城市培育建设背景下,还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已切身体会了这种转变。过去,企业产品抵达海外用户平均时效为15~20天,入驻海外仓后,提升到了5天以内。重庆跨境电商艺真集团负责人陈林海说,“不可思议,这么快就到了!甚至留言说2天、3天到货的客户也有,商品评论区马上变了样。”(李国)
关键词: 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愿意为中国产品买单 跨境电商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跨境电商一路高歌迎来新发展机遇 跨境电商释放巨大外贸潜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
- 相关案件纠纷类型越来越多样 最高法再次点题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